山中秋意

拟握陂龙陟凤台,厌闻远雁一声哀。

霜乾殷叶背林去,雨足黄云归谷来。

蕙幛可能留鹤宿,草堂终待觅桤栽。

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囷作散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渴望攀登坡地的龙凤台,厌倦了远处传来的一声声哀鸣的雁叫。
秋霜使树叶干枯,它们离开树林;雨后,乌云带来湿润,山谷间回荡着水汽。
或许在蕙草编成的帷幕下,能留住仙鹤过夜;草堂还需寻找桤木来种植。
我有意在此培育山中的桂花,不希望它们随意生长,成为散落的木材。

注释

陂:山坡。
陟:登、上升。
厌闻:听腻了,感到厌烦。
雁:大雁。
霜乾:秋霜使……干燥。
黄云:秋天的乌云。
蕙幛:用蕙草编织的帷幕。
鹤宿:仙鹤栖息。
桤栽:桤木种植。
培养:培育,培养生长。
山中桂:山中的桂花树。
轮囷:弯曲的样子,这里指树木自然生长。
散材:零散的木材,比喻不成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对于秋天的感受和生活状态。开篇"拟握陂龙陟凤台",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之处的向往,而"厌闻远雁一声哀"则透露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不愿再被远方大雁的叫声所打扰,显得有些孤傲与超脱。

"霜乾殷叶背林去"写出了秋天树叶在寒风中飘零的情景,而"雨足黄云归谷来"则是对秋雨过后山谷间云气盈盈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蕙幛可能留鹤宿"中的"蕙幛"指的是用野草制成的简陋住所,而"可能留鹤宿"则表明诗人愿意在这样简单的居所中与白鹤为伴,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紧接着的"草堂终待觅桤栽",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地方,栽种桤树,营造一个安静的居所。

最后两句"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囊作散材"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桂树的珍视和培育之意,同时也强调了他不愿将这些自然之物加以利用,只是为了让它们自由生长,保持其原有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隐者对于生活状态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间女

倚竹情何极,伤春事已阑。

长眉弯月薄,翠袖怯天寒。

倩妇拢新鬓,凭人易旧冠。

轻闻骑马客,相趁隔篱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不寐

不寐成孤坐,悠悠百感生。

灯明将续昼,鼓急欲移更。

药熟知僮倦,杯残任鼠争。

羁怀忘未得,时作下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江道中

茅结萧萧宅,松周浅浅山。

斧桑云堕绿,堤水月留弯。

杨蕊风团去,虫丝燕掠还。

行经双只堠,曾未彻重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中秋夜宿穆陵关

羁旅情怀不自禁,清霜岐路马骎骎。

一年明月最圆夜,千里故人常别心。

幸有酒沽除是醉,更无人赏又如阴。

寒蛩似识风骚意,伴我凄凄到晓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