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女

碧盖缃葩映素秋,此中兰棹好销忧。

相将共挈青丝笼,一笑同回翠羽舟。

日暮鸣榔随下濑,夜深归棹怯中流。

东方自有罗敷婿,不顾江边越鄂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绿色的荷叶映衬着秋天的洁白,这湖中的兰舟能让人忘却忧虑。
我们相伴提着青丝编成的篮子,一同笑着回到那翡翠般的船中。
傍晚时分,随着河流摇响木桹,夜晚深沉,归航时心中有些畏惧江流的汹涌。
东方自有着美丽的罗敷这样的佳人,他不会理会江边的我,只在鄂州等待。

注释

碧盖:绿色的荷叶。
缃葩:白色花朵(这里指荷花)。
素秋:秋季。
兰棹:兰花装饰的船。
销忧:消除忧虑。
相将:相伴。
共挈:共同提着。
青丝笼:用青丝编织的篮子。
翠羽舟:像翡翠般色彩鲜艳的船。
鸣榔:摇动木桹发出声响。
下濑:下游的河流。
归棹:归航的船。
中流:江流中央。
罗敷婿:美丽的女子(罗敷)的丈夫。
越鄂州:鄂州在古代属于越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采莲的美丽画面。"碧盖缃葩映素秋",以碧绿的荷叶和淡黄的莲花映衬着清冷的秋季,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诗人赞美了采莲女子的活动能帮助人们排解忧愁,"此中兰棹好销忧",暗示了采莲是她们释放内心情感的方式。

接下来的两句"相将共挈青丝笼,一笑同回翠羽舟",通过描述女子们携手提篮,欢声笑语地乘坐装饰华美的小船,展现了她们的快乐与和谐。日暮时分,"日暮鸣榔随下濑",描绘了渔夫们敲击木桹的声音,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夜晚归来时,"夜深归棹怯中流",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担忧,暗示了水上的风险。

最后两句"东方自有罗敷婿,不顾江边越鄂州",以古代美女罗敷的典故,暗指这些采莲女子各有如意郎君,即使在江边也不乏追求者,表达了对她们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对她们自信与幸福的肯定。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城东别墅寄怀天锡

几日归心托暮云,半毡窗下久生尘。

水天雨气霏霏断,竹阁山花点点新。

小苑莺声偏破梦,大堤花艳欲迷人。

岂无躞蹀青丝骑,不敢偷看城里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晨入都省闻子奇内翰宿太常因寄口号

相思禁林客,知奉太常斋。

月落桐依井,风休絮满阶。

欢娱疏胜集,申写寄长怀。

遥望墙东隐,朋簪杳未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晨起马上口占

马过津桥外,城临金斗傍。

早霜浓著瓦,落月半衔墙。

暗水澄寒底,初霞漏晓光。

疏钟林下寺,烟景正苍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朝罢

朝罢通中一觉眠,右银台路入西垣。

日长易觉芝泥熟,风软频惊药树翻。

朱槛带阴难可倚,紫薇当昼不胜繁。

何须更寄陶窗傲,自有馀凉在此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