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答吕二山人雨中问病韵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功名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已向山中老”,诗人以“山中老”自喻,暗示自己已经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接着,“宁论世上功”,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功名利禄的不屑,认为在山林之中,无需关注世俗的功业。
“尔诗久作祟,吾道岂云穷。”这两句则通过与吕二山人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自身道义坚守的决心。他认为自己的诗歌创作不会成为束缚,反而能彰显自己的精神追求,而他的道德信念也并未因隐居而有所动摇或穷尽。
“百亩桑麻雨,一溪杨柳风。”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百亩的桑麻在雨中生长,一溪的杨柳随风轻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生涯亦自好,端不坐书空。”诗人总结道,即便是在简朴的生活中,他也能找到乐趣,不必空坐叹息,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满足和平静心境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自然、坚守内心道义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