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大伊遂登岭眺望二首(其一)

遄征徒已疲,安迈舟始忻。

客程急日夜,惊澜骇崩奔。

篷心悦留止,升峦瞰高旻。

海岱指间得,扬楚望中分。

洪河吞淮沚,岘口拱齐门。

古石堕危壁,新沙亘高垠。

山川日已改,人代焉足云。

丘坟但宿莽,碑版空残文。

伤心古往迹,感慨郁难陈。

于焉任化轨,庶以豁忧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后,登高远眺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遄征徒已疲,安迈舟始忻”表达了旅途劳顿之后,终于停泊时的轻松愉悦心情。接着,“客程急日夜,惊澜骇崩奔”描绘了舟行途中,日夜兼程,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象。

“篷心悦留止,升峦瞰高旻”写出了诗人从舟上到山巅的转变,心情也随之由舟上的紧张激动转为山巅的宁静开阔。“海岱指间得,扬楚望中分”则展现了诗人视野的辽阔,仿佛能够将大海与泰山、长江与楚地尽收眼底。

“洪河吞淮沚,岘口拱齐门”描绘了河流交汇、山门相对的壮观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和谐。“古石堕危壁,新沙亘高垠”则通过古老的石头与新生的沙地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山川日已改,人代焉足云”表达了对自然变迁与人事更迭的感慨,暗示了世事无常。“丘坟但宿莽,碑版空残文”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与沧桑,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无情。“伤心古往迹,感慨郁难陈”表达了对古代遗迹的哀伤与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最后,“于焉任化轨,庶以豁忧殷”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思后,选择顺其自然,以求心灵的解脱与宽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舟泊大伊遂登岭眺望二首(其二)

周雅述淮夷,汉服分楚甸。

长江带南纪,王图此雄冠。

职事有行役,超旷任眺玩。

览古情讵释,望阙泪已泫。

缅哉天路长,倏尔岁华晏。

侧身蹈穷海,縻廪依下县。

积愠将奚尤,素履竟谁辩。

虽恊康乐情,终切子牟恋。

效志谅有激,陈辞忽纂纂。

即非周南史,留滞有馀叹。

形式: 古风

趋役淮上途中述感

弭楫倚夕渚,躧步登阳陂。

隐隐隔河壖,蔼蔼见州埤。

序暮变林色,曦寒生水霏。

萚叶日自零,集禽时相依。

暌携怅流景,登顿念息栖。

迹絷情靡超,人远路恒迷。

岂伊苦旅叹,嗟哉丹灵移。

查浮犯云汉,鹤驭凌瑶池。

爽然与世绝,天游良在兹。

形式: 古风

黄州演武厅宴集赠石帅

屏氛出江郊,撰幽憩武馆。

秋容已澹沲,云物亦回缅。

江山佳入牖,聊尔恣一览。

道悟见乃超,志惬兴不浅。

招邀子所敦,襟期我当款。

虽值旅务迫,不废宾筵展。

会屡讵流连,谈剧非纵诞。

窈窕汉上曲,清切江南管。

投壶按鲁鼓,挥琴述中散。

居易命可俟,抚化虑始遣。

江崩赤濞矶,岸坼黄泥坂。

苏公豪游迹,只尺竟莫辨。

赏心即命觞,庶达养生纂。

形式: 古风

舟及团峰以事复回黄州

遄发齐安城,野憩团峰坂。

简书申巽命,造次促棹返。

中夜凌迥江,侵晨见南巘。

推篷纳升旭,览胜纷可辨。

嵓桂霞影荡,江蓠露珠泫。

时物岂不丽,滞旅兴莫展。

鹿门逐耕稼,太史乐游衍。

高贤虽自许,于禄竟淟涊。

重来日云积,归计路应缅。

长啸任旷达,偃卧戒愤懑。

劳谦业以广,止坎道乃善。

世氛与日搆,持此庶可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