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及团峰以事复回黄州

遄发齐安城,野憩团峰坂。

简书申巽命,造次促棹返。

中夜凌迥江,侵晨见南巘。

推篷纳升旭,览胜纷可辨。

嵓桂霞影荡,江蓠露珠泫。

时物岂不丽,滞旅兴莫展。

鹿门逐耕稼,太史乐游衍。

高贤虽自许,于禄竟淟涊。

重来日云积,归计路应缅。

长啸任旷达,偃卧戒愤懑。

劳谦业以广,止坎道乃善。

世氛与日搆,持此庶可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往返于齐安城与黄州之间的情景,途中经过团峰坂,沿途景色优美,但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首句“遄发齐安城,野憩团峰坂”描绘了诗人迅速离开齐安城,中途在团峰坂稍作休息的场景。接着,“简书申巽命,造次促棹返”则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紧急,不得不迅速返回黄州的心情。

“中夜凌迥江,侵晨见南巘”描述了夜晚航行于江面,清晨时分见到南边山峦的景象。接下来的“推篷纳升旭,览胜纷可辨”写出了诗人推开船篷,迎接初升太阳,欣赏沿途美景的愉悦心情。

“嵓桂霞影荡,江蓠露珠泫”描绘了岩石上的桂花在霞光中摇曳,江边的草木上挂着晶莹露珠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然而,“时物岂不丽,滞旅兴莫展”表达了尽管眼前景色美丽,但诗人因滞留他乡而无法尽情享受的遗憾。

“鹿门逐耕稼,太史乐游衍”引用了古代贤士隐居田园、乐于游历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然而,“高贤虽自许,于禄竟淟涇”则揭示了诗人虽然自认为可以像古代贤士那样追求高尚的生活,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受到官场束缚的无奈。

“重来日云积,归计路应缅”暗示了诗人再次回到黄州的日子越来越近,但归家的路途似乎还很遥远。最后,“长啸任旷达,偃卧戒愤懑”表达了诗人选择以旷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避免因不满而感到愤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官场束缚下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登陆趋阳逻

飂飂风已劲,涌涌江逾激。

辍棹发广陆,苦逸迥尔隔。

旌旆避黄潦,仆马骇危石。

维时卉木零,秋气方厉急。

感物切嘅叹,况乃抚形役。

微尚敦先民,浮名误夙画。

谷口慕郑引,三径羡陶适。

终尔黄鹄心,逝矣矫高翮。

形式: 古风

九日安陵同蔡成之发舟

亢帆安陵浦,泛舸清川浔。

渚枉倦回沿,厓倾诧崎嵚。

寒原变凄候,浮霭散层阴。

落日隐丛薄,孤霞冒平林。

虽同佳人娱,屡兴游子吟。

登高谁为情,枉兹岁物侵。

旷达获自古,维絷惭在今。

缅怀篱下菊,结念丘中琴。

川涂渺无绪,风波浩难任。

行因逐物役,杳然返素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登迎晖楼有作

按图欣名胜,宿心慕蜀甸。

今兹遂游旅,偶得契贞观。

危埤凌山椒,层楼接天汉。

阳律嘘生遂,春令行雷电。

原隰芬草树,巘崿各葱茜。

幽人时往来,丹鹤亦回缅。

华阳带锦水,佳丽足三叹。

幽赏纷林花,离悰剧江燕。

虽乏长卿才,颇协康乐玩。

嗟尔见羁束,鄙哉任情恋。

瑶草竟何掇,缁发日云变。

嗜物天机伐,矜智圣灵散。

愧彼丘园徒,挥手谢簪弁。

形式: 古风

于万里桥有作

牵组次炎方,采蘅历锦泽。

迢迢万里桥,悠悠三河客。

雪岭下春湍,月峡忆归席。

怅此孤根蓬,安得双飞翼。

洲融鸟含景,露蕤木弄色。

群动与时遂,吾生坐拘迫。

张掾感莼味,陶令悲形役。

岂不景先达,情恋昧多益。

吹万天运涂,得一圣灵宅。

亹亹道有会,洒洒性自适。

绮季灭尘响,于焉南山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