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徐李二子再游东林寺

入林礼名禅,山深变炎夏。

清飙激层檐,流水注户下。

孤磬远烟微,长廊饭僧罢。

暂结尘外踪,稍怀远公驾。

虎去识馀溪,莲开见遗社。

四禅邈难依,百龄竟安假。

冥心合委和,旷览齐物化。

疏达任吾生,尘缘两相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束在探访东林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首句“入林礼名禅,山深变炎夏”点明了地点与氛围,诗人踏入幽静的森林,参拜名禅,山中的清凉仿佛将炎热的夏日隔绝在外,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清飙激层檐,流水注户下”描绘了山中清风拂过屋檐,潺潺流水从门下流过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孤磬远烟微,长廊饭僧罢”通过孤零零的钟声和轻淡的烟雾,以及僧人们用餐完毕后长廊的寂静,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

“暂结尘外踪,稍怀远公驾”表达了诗人暂时脱离尘世的束缚,内心怀想着古代高僧远公的智慧与修行。

“虎去识馀溪,莲开见遗社”描绘了山中虎迹与莲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禅宗中“空”的概念。

“四禅邈难依,百龄竟安假”表达了对禅宗四禅境界难以达到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冥心合委和,旷览齐物化”体现了诗人深入内心的冥想,与万物和谐共处,对宇宙自然的广阔视野与理解。

“疏达任吾生,尘缘两相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愿意放下尘世的牵绊,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禅宗精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4)

陈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三同志夜酌碧云寺分韵

旷途疏俗寰,静域临飞㟽。

形苞隐沦胜,势抗清虚表。

鹫岭互盘旋,龙泉吐涓渺。

雪窦回暑清,云构翳空小。

分池牣法鳞,作埒抽金草。

觉花明冬春,香萝挂昏晓。

微尚在幽寂,乘休恣探讨。

筏海滞尘缘,游山访真了。

指景晤已深,延赏悰非少。

适感伯伦情,兼希鲁阳妙。

流觞酌驶湍,挥手招颓颢。

任达本所经,燕乐苦不早。

直耽真圣理,勿为俗贤道。

形式: 古风

嵢峡舟中遇江于顺提学考绩北上赠别因成长句

故人相逢清溪口,断岸维舟一尊酒。

醉愁折柳背河关,笑看垂杨生左肘。

青山沈沈秋日光,飒然海气飘微凉。

忽忆曾为东观史,此时君作尚书郎。

昨日蛇年走贤士,别来意气期如此。

三载不见须眉存,还是豫章一男子。

落水一去时不还,我今蹬蹭来山藩。

寸心指著向知已,片时会对成分翻。

近日徵贤遍都邑,东巡西祀群贤集。

宰相阁东礼通儒,将军门下容长揖。

世涂参错讵可料,英雄况复非常调。

喘息余怜轭下驹,文蔚尔为将变豹。

握兰在身身自知,投璧向人人不誉。

别去相思一调笑,知尔甘泉不上书。

形式: 古风

漳水别唐一太史之洛

漳河流不极,离思渺难裁。

可堪今夜月,复照别时杯。

路向铜驼去,人传金马来。

南征能作赋,迟尔二班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江夜泛

日昏贪利涉,系榜自相鸣。

水动春星乱,山潜野火明。

幽虚机尽息,澹泊道初成。

岂有形容在,犹然问姓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