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古台,观赏景物的意境。首句"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表明诗人怀着淡远的情怀,攀登一座古老的台阁,这个台阁之高,几乎触及人的视线极限,显示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向往。接下来的"叠嶂列远空,闲花杂平陆",则是从台上所见景象的描绘,层层叠嶂连绵至远处,与天空相接,而在这广阔的平原间,野花散布,无拘无束。"白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一句,更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之感,白云如同自然的画笔,在诗人所居的窗棂间自由穿行,而远处的松竹则显得格外生机。
最后两句"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探求之心。古台之上,往往刻有碑文,但时光荏苒,这些文字已被苔藓所覆盖,不易阅读。这不仅是对物理世界的描写,更是对时间流逝和历史记忆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怀念和敬畏之情,以及个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