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一)

乱魂无据,黯黯只寻来处路。

灯尽花残,不觉长更又向阑。

几回枕上,那件不曾留梦想。

变尽星星,一滴秋霖是一茎。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翻译

心神纷乱,无法找到归宿,只能沿着来时的路寻找。
灯火熄灭,花儿凋零,不知不觉夜已深,接近阑珊。
多少次在梦中,那件事从未留下过痕迹。
星辰变换,每一滴秋雨都像是一茎枯枝。

注释

乱魂:心神纷乱。
无据:没有方向。
黯黯:昏暗不明。
寻来处路:寻找来时之路。
灯尽:灯火熄灭。
花残:花儿凋零。
长更:长夜。
阑:将近、阑珊。
几回:多次。
枕上:梦中。
不曾:从未。
留梦想:留下梦境。
变尽:变换殆尽。
星星:星辰。
一滴秋霖:一滴秋雨。
一茎:一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减字木兰花(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

“乱魂无据,黯黯只寻来处路”两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与不安,他的心灵仿佛失去了依托,只能在昏暗中寻找曾经走过的道路。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探索,更是内心世界的挣扎。

接下来的“灯尽花残, 不觉长更又向阑”写出了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悲凉。诗人似乎在诉说,连那有限的光明与盛开的花朵也都逐渐消失了,而自己却浸沉于无尽的夜晚,不知不觉中又走向了窗前(阑),仿佛是在寻找已逝风景的痕迹。

“几回枕上,那件不曾留梦想”这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枕上,意指在睡前或梦中,那些美好的记忆虽未能在现实中留存,却仍然在夜深人静时刻萦绕心头。

最后,“变尽星星,一滴秋霖是一茎”两句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的情感。星辰的变换,秋雨的轻敲,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让诗人感到世事无常,就连那看似不起眼的一滴秋水,也能引发他深深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五)得金陵报,喜甚,从赵景修借酒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

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

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

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清平乐(其四)再和

当时命友。曾借邻家酒。旧曲不知何处奏。

梦断空思纤手。却应去路非遥。今朝还有明朝。

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橘

西江霜后,万点暄晴昼。璀璨寄来光欲溜。

正值文君病酒。画屏斜倚窗纱。睡痕犹带朝霞。

为问清香绝韵,何如解语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听杨姝琴

殷勤仙友。劝我千年酒。一曲履霜谁与奏。

邂逅麻姑妙手。坐来休叹尘劳。相逢难似今朝。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