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松图为吴思政作

双松嵘峥不计春,拾子并种经先秦。

大成合抱占厚地,高出众类凌秋旻。

枝柯如玉又如铁,香叶自老苍皮皴。

虬龙势走翠阴重,不剪不伐卫有神。

脂为茯苓变琥珀,济物共誇稀世珍。

摘花酿酒殊有味,满饮入口存天真。

荣封岂独大夫贵,腹上梦生闻古人。

十八三公著青史,千载一见犹凤麟。

冰霜何妨历已久,雨露却喜沾来新。

庙堂梁栋虽待用,长生准拟同庄椿。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两株历经千年岁月的松树,它们屹立于大地之上,高耸入云,超越了寻常之物,直插秋空。松树的枝干既如温润的玉,又似坚韧的铁,其叶子在苍老的树皮下依然保持生机。松树的形态如同盘旋的虬龙,翠绿的阴影重重叠叠,无需修剪或砍伐,自然生长,仿佛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神灵。

松树的树脂可以变为珍贵的茯苓和琥珀,对万物有益,是稀世之宝。采摘松花酿酒,酒味独特,饮后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真与自然的气息。松树不仅象征着贵族的尊贵,还承载着古代智者的梦想。历史上,许多显赫的人物都与松树有着不解之缘,如同凤凰和麒麟一般稀有。

即便经历了长久的风霜,松树依然坚韧不拔;而雨水和阳光的滋润,让它们焕发新生。松树不仅是庙堂之中的栋梁之材,更是长寿的象征,与庄椿(一种长寿的树木)一同代表着生命的永恒。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松

古来画松誇绝代,毕□韦偃名犹在。

近时曾见虎头孙,落笔纵横有奇态。

祐根屈铁蟠苍虬,老干凌云撑斗牛。

太阴雷雨动萧瑟,人间六月疑清秋。

几回展卷晴窗底,恍若置身岩壑里。

空翠纷纷落满前,龙吟鹤唳天风起。

形式: 古风

题西岩风雨图为葛彦章作

西岩托名隐为乐,不向林泉向城郭。

闲时惟诵小山词,几度淮南桂花落。

玉堂仙客居玉峰,托交屯君情倍侬。

长梢写作风雨态,神妙不测生心胸。

风声萧萧雨声急,坐听风雨湘灵泣。

深掩重门草自青,凤毛零落谁同拾。

春云岂似秋云孤,九疑天远连模糊。

良宵何妨警蝴蝶,薄暮任教啼鹧鸪。

鹧鸪啼彻清尘俗,萧然恍若筼筜谷。

东坡先生有至言,人生不可居无竹。

形式: 古风

木奴主者为吴思复作

湖上仙山有林屋,两峰青浸湖波绿。

居人绕舍多田园,尽栽橘柚无他木。

于中吴君季子后,逍遥野服迂襟袖。

养高自号木奴主,深处数椽劳结构。

乱叶繁枝影交错,黄柑子熟霜初落。

藏脩自得巴邛趣,适意不减商山乐。

我思斯人谁与拟,托迹应同古君子。

洞庭春色醉陶然,幽鸟一声呼不起。

形式: 古风

画松为金廷用赋

松堂先生业儒者,画松不在韦偃下。

兴来放笔如有神,岂学经营事图写。

金生廷用吴之英,丰度萧散襟怀清。

座中出纸为求写,两株屹立分峥嵘。

苍皮溜雨岁年久,合抱悬知世稀有。

风外依稀金玉鸣,月中彷佛蛟龙走。

岁寒历遍心不移,凤鸾哕哕鸣高枝。

长材莫使老林壑,栋梁大用应堪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