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
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闲日自迟。
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柳竹藏花坞",以柳树、竹林和隐藏在其中的花坞,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生机。"茅茨接草池"进一步描绘了简朴的茅屋紧邻着一片青翠的草地和小池塘,透露出自然和谐的气息。
"开门惊燕子"写诗人打开门时,意外地惊动了栖息的燕子,生动地刻画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汲水得鱼儿"则出人意料,暗示了山居生活的趣味和惊喜,可能是在打水时偶然捞到了鱼。
"地僻春犹静",通过偏远之地的宁静来突出春天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恬淡。"人闲日自迟"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生活节奏变得悠闲,时间仿佛也变得漫长。
最后两句"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以山鸟的鸣叫和飞翔为结尾,既增添了动态感,又寓言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和留恋。
总的来说,徐玑的《山居》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居生活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不详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惟诵天童咒,饮泉能不饥。
只缘多自誉,翻以致人疑。
赋质全如鹤,谋生却似龟。
绿华通籍后,会报女仙知。
中川人语别,南国夜何其。
江迥风来急,山低月落迟。
缆从前浦远,角在古城吹。
五亩耕锄地,何当手共治。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
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
已是高人难会聚,矧逢佳节共吟哦。
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
五字极难精,知君合有名。
磨砻双鬓改,收拾一编成。
泉落秋岩洁,花开野径清。
渐多来学者,体法似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