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叶城韩氏东园

曾台累榭蔚相望,古木连云出缭墙。

可但陶朱能计略,须知猗顿亦材良。

松风菊露滋清夜,楚舞吴歌奉宴觞。

好在诸郎俱挟册,起家儒术未应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叶城韩氏东园的景致与氛围,展现了园中建筑、树木、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活动的和谐共融。首句“曾台累榭蔚相望”,以“曾台”、“累榭”描绘了园内建筑错落有致、高耸入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壮观的氛围。“古木连云出缭墙”,则通过“古木”与“连天”的对比,突出了树木的高大与茂盛,同时“出缭墙”又暗示了园内的空间布局与层次感。

接着,“可但陶朱能计略,须知猗顿亦材良”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陶朱公和猗顿的故事,表达了对园主韩氏智慧与财富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园中主人生活富足、善于经营的肯定。这里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松风菊露滋清夜,楚舞吴歌奉宴觞”描绘了夜晚的园中景象,松风轻拂,菊花露水滋润着宁静的夜晚,楚地的舞蹈与吴地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为宴会增添了一份雅致与欢乐。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园中的自然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

最后,“好在诸郎俱挟册,起家儒术未应忘”表达了对园中年轻一代的期望,他们不仅饱读诗书,继承了儒家的学问,更希望他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学习与成长。这既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的园林画卷,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张公硕廷直息轩

涪翁六蓺学,力可当万人。

施州亦英特,文武备一身。

风味真颉颃,宛然喜相亲。

诗坛尝屡战,妙誉倾缙绅。

涪翁往播迁,风义颇凋沦。

施州奋不顾,伏腊赒且勤。

霜雪槁群木,凛然见松筠。

施州归夜台,遗编照青春。

嗟我独不识,览卷徒悲辛。

有子绍门户,飘飘气方振。

能文得父风,作语殊不陈。

流源日疏凿,岂易量涯津。

结庐依通衢,隔墙闹蹄轮。

颓然小轩上,息偃全天真。

男儿功名志,蠖屈终一申。

谁能效急急,俛仰车马尘。

涪翁为子名,高意庶可循。

形式: 古风

静舍与蔡秀如承事会话

浮云无根蒂,合散不可拘。

忽然随高风,千里各须臾。

吾生共天壤,出处良亦如。

忆昔淮水滨,与君倾盖初。

翘翘两弟昆,文彩照冰壶。

门阑本世胄,折节胜寒儒。

扁舟倚高岸,为我饭伊蒲。

清谈落犀麈,鄙吝惊扫除。

一别今四载,相忘寄江湖。

朅来过汝颍,吊旧投生刍。

夤缘访山水,岁晚倦回车。

萧萧古寺底,彷佛日已晡。

闻君户外音,倒屣迎前趋。

胡为乎来哉,吏牒颇驰驱。

高材困所役,何似林间樗。

清寒凛败屋,猛燄焚枯株。

胡床坐相对,气貌温以舒。

明朝各异县,那得同蘧庐。

无烦叹离索,且尽一笑娱。

形式: 古风

赠耿纯叔秘校二令侄

高门知积庆,堂上有诸郎。

礼乐非童子,诗书见义方。

经营羞弱羽,腾踏羡飞黄。

富贵由勤苦,五车安可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读子苍诗卷(其一)

蜀国奇男子,能文到古人。

淳源稽大雅,妙曲和阳春。

节物惊摇落,僧坊断四邻。

看君新著述,时与短檠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