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二首(其一)

轧轧兰桨鸣,双双属玉起。

不见采莲人,知在莲花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鉴赏

这首《采莲曲二首(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吴瑗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

“轧轧兰桨鸣,双双属玉起。” 开篇以“轧轧”之声描绘了划船时桨叶与水面摩擦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悠扬和谐的氛围。紧接着,“兰桨”二字暗示了船只的轻盈与优雅,而“鸣”字则赋予了这一声音以生命,仿佛整个湖面都在轻轻吟唱。随后,“双双属玉起”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跃起的鱼群,它们如同美丽的珍珠一般,在阳光下闪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活力。

“不见采莲人,知在莲花里。” 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视线从外景转向内景,通过“不见”与“知在”之间的转折,引出了对采莲人的想象。虽然没有直接描绘采莲人的身影,但通过“莲花里”的提示,读者可以想象到他们置身于莲花丛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这种留白式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与世无争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采莲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吴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莲曲二首(其二)

采得双莲蓬,中有百莲子。

一一自生心,外面空相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南江歌赠冯侍御

我闻南江水,发源岷山下。

延袤至浔阳,一派分九派。

自东一折入淞江,千里遥遥无限界。

君家正在淞之隅,黄茅一搭为安居。

座有丹山碧水之雅趣,案有百家诸子之菑畬。

朝饮淞江水,暮食淞江鱼。

淞江之水即是南江水,水木本源情敢违,呜呼水木本源情敢违。

形式: 乐府曲辞

金陵艳曲

绿江天作堑,翠岭石为城。

柳暗黄金坞,花明白玉京。

春风十万户,户户有啼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荆溪采兰曲(其一)

叶带朝烟翠陆离,花含春雾紫葳蕤。

美人肠断湘江水,折得芳馨欲寄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