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米水墨

寒山深,白云萧萧枫树林。

岚烟瀑雨生衣簪,绿萝袅袅悬我心。

灵源中,石齿齿。

散发轻舟弄云水,欲得风飘洗双耳。

茆屋荒冈绝四邻,青林残叶少行人。

苔边僧磬连孤鸟,竹里仙家隔素尘。

布衣未了生平事,愧尔双毫写幽思。

白头遥想米家风,梦落濡须墨池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题小米水墨》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首句“寒山深,白云萧萧枫树林”,以冷峻的山色和飘渺的白云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岚烟瀑雨生衣簪,绿萝袅袅悬我心”运用生动的意象,将山雾如瀑、绿萝缠绕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

“灵源中,石齿齿”进一步刻画了山涧清泉与怪石的自然景观,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接下来的“散发轻舟弄云水,欲得风飘洗双耳”,诗人想象自己乘舟荡漾在山水间,寻求心灵的洗涤,表现出超脱尘世的追求。

“茆屋荒冈绝四邻,青林残叶少行人”描绘了偏远的居所和人迹罕至的环境,强化了隐逸生活的孤独感。“苔边僧磬连孤鸟,竹里仙家隔素尘”则通过僧磬声和竹林中的仙家意境,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

最后两句“布衣未了生平事,愧尔双毫写幽思”,诗人感慨自己身为布衣,未能完全放下俗世之事,只能借小米的水墨画来寄托幽深的思绪。结尾“白头遥想米家风,梦落濡须墨池里”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达到艺术巅峰的自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隐逸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艺术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送郑克复睢阳军

空山忽鸣鵙,露白秋草寒。

离居感物候,况有行路难。

从征睢阳里,饮马黄河水。

孤剑二十年,寸心五千里。

朅来问乡馆,捧檄仍徵兵,戚戚慈母恋,依依兄弟情。

行当辞复去,悠悠念王程。

黄云白雁秋萧索,野水西风汴城郭。

洛苑初霜赤叶飞,大梁古道黄花落。

戎衣此去勿迟迟,莫向清平叹数奇。

白头好遂还乡计,姜被重欢綵重戏。

形式: 古风

送林洙之徽州省亲

去年沙头柳堪折,与尔严君惜离别。

今岁沙头复送君,柳条拂面花如雪。

新安今去问平安,莫叹严君尚冷官。

胡瑗由来布衣士,郑虔不厌坐毡寒。

看君亦是奇男子,白面疏眉有如此。

怀里琅玕人未知,手中结绿谁堪比。

别后秋风归未归,他乡应复念慈闱。

经过莫上滕王阁,辛苦须缝莱子衣。

形式: 古风

连江陈氏春晖堂

谖花媚凉秋,慈竹后霜色。

春草同生雨露荣,寸心莫报阳春泽。

以兹感激念春晖,薄俗如君孝养稀。

三时每供茅容膳,五色都缝莱子衣。

他人朝夕唯甘旨,温凊何曾得亲喜。

菽水而今不尽欢,萧萧风木徒为尔。

知君閒门野水滨,青山独树孟家邻。

清时正尔观风教,锡类唯应及里人。

形式: 古风

书渔樵耕牧四画(其一)

扁舟夜唱沧浪曲,朝饭兰皋爨湘竹。

垂杨轻拂鲤鱼风,千丈春潭晓未绿。

日暮双双得紫鳞,渔家生计任长贫。

豪门绮席银丝脍,愧尔渔郎多苦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