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题石头记

何处红楼,几日西风,娇颜悴零。

悔轻轻罗帕,打伊呆雁,些些诗句,教熟笼鹦。

不及芙蓉,儿女坟上,犹受怡红一哭情。

堪伤处,是绛珠有泪,顽石无灵。秋窗风雨凄清。

问絮果兰因是怎生。

算潇湘一梦,了完公案,袈裟半袭,救了神瑛。

只怪桃花,和它柳絮,恁把凭空谶作成。

痴儿女,被聪明两字,断送伊行。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题石头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楼梦》中的情感纠葛与命运沉浮。开篇“何处红楼,几日西风”,以红楼象征贾府,西风暗喻时光流逝,预示着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变迁。接着“娇颜悴零”、“呆雁”、“笼鹦”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哀愁与无奈,以及情感的束缚。

“不及芙蓉,儿女坟上,犹受怡红一哭情”一句,将《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与情感深度展现出来,通过对比芙蓉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悲剧的感慨。

“堪伤处,是绛珠有泪,顽石无灵”点明了《红楼梦》的核心主题——情感与命运的交织,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思。绛珠草与顽石分别代表林黛玉与贾宝玉,他们的命运如同这句诗所言,充满了泪水与遗憾。

“秋窗风雨凄清”、“问絮果兰因是怎生”则进一步渲染了故事的悲凉氛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而“潇湘一梦,了完公案,袈裟半袭,救了神瑛”则暗示了故事的结局,以及其中蕴含的解脱与救赎之意。

最后,“只怪桃花,和它柳絮,恁把凭空谶作成”一句,以桃花与柳絮比喻《红楼梦》中的情节与预言,指出这些看似偶然的情节背后,实则蕴含着作者深思熟虑的安排。而“痴儿女,被聪明两字,断送伊行”则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总结,揭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书中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情感、命运、结局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作者对这部经典作品独到的理解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5)

汪淑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调相思引.送韵仙主人赴南宫试

银烛深宵酒一樽。教人无可再销魂。

心情撩乱,相对掩啼痕。

便是离愁难撇却,也须珍重两三分。

红笺消息,早报画楼人。

形式: 词牌: 相思引

卖花声.离筵未终,东方既白,重拈此解,以代赠言

绣帐病缠绵。闷极今年。卷帘日日望秋天。

望到木樨花放了,望著归鞭。灯火已阑珊。

无可相怜。嘱君今夜莫开船。

只怕夜深侬有梦,寻向君边。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愁倚栏令.春日怀韵仙燕台

阑干外,雨如丝。悄凭时。搁著一汪儿泪,没人知。

怪底几天愁重,恹恹压损腰肢。

原是当胸绵却月,叫相思。

形式: 押[支]韵

梦江口

侬命薄,悔不作飞花。

一路春风无管束,替儿夫婿送行车。影也不离它。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