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传新哢,间关出建章。

至清无奈玉,更巧莫如簧。

谷口凄寒甚,花阴淑景长。

上林栖处稳,慎勿近雕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何处传来新生鸟鸣声,曲折穿过建章宫?
最纯净的声音莫过于玉,再巧妙不过的是笙簧。
山谷口格外凄冷,花荫下却有长久的和煦阳光。
在上林栖息的地方安稳,切记不要靠近那雕梁画栋。

注释

何处:哪里。
哢:鸟鸣声。
建章:汉代宫殿名。
至清:极尽清澈。
无奈:无法相比。
玉:比喻声音清脆。
簧:笙或簧片,古代乐器。
谷口:山谷入口。
凄寒:寒冷凄凉。
淑景:美好的景色。
上林:皇家园林。
栖处:栖息之地。
雕梁:装饰华丽的屋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将自然之声、色彩与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何处传新哢,间关出建章。”诗以一个疑问开始,探寻着春日里新生的啼鸣声源自何方。接着,“间关”两字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结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清脆的鸟鸣穿过层林叠嶂的效果。而“出建章”则是对这种声音进行了艺术加工,彷彿在诉说着某种美好的事物即将展现。

“至清无奈玉,更巧莫如簧。”这里诗人通过比较,用“至清”的玉比喻春日的清新,而“更巧”则是对簧(一种古代乐器)的赞美,表达了对这种声音之精致与细腻的欣赏。

“谷口凄寒甚,花阴淑景长。”诗人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谷口”、“凄寒”显示出春天仍有寒意,而“花阴”、“淑景”则展现了春色温暖的一面。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季节交替时自然界复杂的情趣。

“上林栖处稳,慎勿近雕梁。”最后两句诗人提醒人们要在高处寻找安稳之地,同时警告不要接近过于华丽但可能危险的高大建筑。这不仅是对生活环境的建议,也可以解读为对精神追求的一种提醒。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87)

石延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法家。一字安仁。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 字:曼卿
  • 籍贯: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
  • 生卒年:994~1041

相关古诗词

偶成

力振前文觉道孤,耻同流辈论荣枯。

动非仁义何如静,得见机关不似无。

孔孟也应轻管晏,皋夔未必失唐虞。

侯王重问吾何有,且自低心混世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韩希祖隐君武威

方瞳神已满,毋死变霜毛。

道味山中澹,诗情事外高。

醉狂玄鹤舞,闲卧白驴豪。

吾素存微尚,他年亦尔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瀑布

飞势挂岳顶,无时向此倾。

玉虹垂地色,银汉落天声。

万丈寒云湿,千岩暑气清。

沧浪何足羡,就此濯尘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曹太尉西征

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寒踰博望塞,春宴隗嚣城。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