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官(其二)

一旦传烽到法宫,罢朝辞庙亦匆匆。

御衣即有丹书字,不是当年嵇侍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古代宫廷紧急状况下的一幕,展现了君臣之间的紧张与匆忙。"一旦传烽到法宫",烽火报警,意味着国家面临紧急情况,需立即采取行动。"罢朝辞庙亦匆匆",皇帝在紧急时刻中断朝会,离开神庙,迅速应对危机,体现了君主对国家安危的高度责任感。

"御衣即有丹书字",暗示皇帝身着带有重要指示或命令的特殊衣物,这可能是针对当前危机的直接指令。"不是当年嵇侍中",这里以嵇康为例,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音乐家和哲学家,以不屈服于权贵而闻名。此句可能暗指皇帝面对的危机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应对策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君主在面对国家紧急情况时的果断与决断,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政治体制中君臣关系的紧密与责任的传递。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感事(其一)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

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

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感事(其二)

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

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

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

须知六军出,一埽定神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感事(其三)

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

出关收汉卒,分陕寄周邦。

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

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感事(其四)

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

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

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

君王多倚托,先与赋彤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