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华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制度中不公正现象的愤慨与批判。开篇“不学炎凉不自谋,动和权势作仇雠”两句,直指那些不以学问为本,而是依附权贵、结党营私之徒,他们之间勾心斗角,甚至成为世仇。这里的“不学”与“不自谋”,强调了他们没有真才实学,也无个人正当追求。
接着,“笔锋带怒摇山岳,剑气衔冤射斗牛”两句,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自身的才情和气概。笔锋如剑,怒斥时弊,力能摇撼山岳;剑气如龙,直刺不平,气势宏大可射斗牛。这表明了诗人的文才和正义感,以及他对于不公正现象的无畏批判。
“龙虎榜中当擢第,麒麟阁上合封侯”两句,用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人才的赞美。龙虎榜指的是科举考试的金殿,麒麟阁则是古代贡院的名字。这两句话意在强调真正有才华的人应该得到重用与封侯,而不是那些依附权势之辈。
末句“功名未入男儿手,谁肯甘为郡督邮”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不公正感慨。诗中所谓的“功名”,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功名和官职。而“男儿手”则泛指有志之士。这句话强调在这样的环境下,谁又愿意甘心做那些低微的郡守或邮传官吏呢?
整首诗充满了对时弊的批判和对理想正义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功名与地位的无奈与不甘。华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洁的人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