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诗《过工尧》由符锡所作,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首句“漫说工尧险”,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开始,暗示了人们往往只看到战争的表面危险,而忽视了其深层次的悲剧。接着,“溪山见虏情”一句,将自然景观与战争情境巧妙结合,溪流与山峦在诗人眼中仿佛见证了敌人的入侵,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一军才接战,千骑尽空营。”这两句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惨烈。一军与敌军交锋,战斗之激烈导致敌方的千骑皆被消灭,营地一片狼藉,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无情与破坏力。
“授首缘亲戚,论辜孰重轻。”这两句深入探讨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士兵们之所以英勇作战,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可能是因为他们与敌人之间存在某种血缘或情感上的联系。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在战争中,是个人的牺牲更为重要,还是整体的胜利更为关键?这个问题触及了道德与责任的边界,引人深思。
最后,“覆车曾不戒,十万诧雄兵。”这两句总结了战争的教训。尽管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但人们似乎并未从中吸取教训,依然盲目自信,派遣十万大军出征。这不仅是对战争策略的反思,也是对人性中固执与无知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揭示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冲突和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