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拙眼扪星绝汉津,只知仙迹混风尘。
天衣自是非针线,此巧如何说向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待手工艺品的态度。"拙眼扪星绝汉津",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对于精妙技艺的赞美之情,似乎连夜空中遥远的星辰也被捕捉在其细腻的目光之下。"只知仙迹混风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手工艺品背后故事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它们如同神秘的仙迹,隐匿在世俗的尘埃之中。
"天衣自是非针线"一句,更进一步探讨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天衣,即天然的美丽,不依赖于人工的缝制和装饰,它本身就是完美无瑕的。这句话隐喻着真正的艺术创作不需要过多修饰,它自身即是完整的。
最后一句"此巧如何说向人"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如何用语言描述这种精妙工艺的困惑。这个问题似乎在挑战诗人的表达能力,强调了艺术之美超越言语的局限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手工艺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探讨了艺术创作与自然之美之间微妙的关系。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机锋相拄不争多,父舞三台子唱歌。
若问一时同啐啄,菩提般若六波罗。
子美来投蜀锦坊,蜀人满口说文章。
卿云已后成机杼,不是无才赋海棠。
未容谷雨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
镜里日高酣睡起,也须瘦了一分肌。
峡围碧玉裹青天,栈道凌虚迸出泉。
只有好山须强勉,为渠开眼冒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