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园居

地僻人来少,林深月自幽。

閒行穿竹远,偶坐为花留。

蔬笋随时足,山厨不外求。

谋生真得计,高卧了春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夏日园居生活画卷。诗人沈祏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

首句“地僻人来少”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隐逸,暗示出诗人选择在此居住的原因之一便是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接着,“林深月自幽”一句,通过“深”与“幽”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夜晚林间的静谧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超脱。

“闲行穿竹远,偶坐为花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园中漫步与停留的情景。他或在竹林间悠然行走,或偶然坐下欣赏花朵,这样的生活节奏慢而有序,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诗意。

“蔬笋随时足,山厨不外求”则进一步展示了园居生活的自给自足与简朴。诗人以时令蔬菜和竹笋为食,无需外界供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最后,“谋生真得计,高卧了春秋”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意与满足。他认为,通过在园中劳作与生活,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更获得了精神上的富足与内心的平静,实现了人生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园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享受简单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践。

收录诗词(2)

沈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同孙太初董子言陈用明僧雪江散步湖上以老杜山青花欲然分韵得然字

斜日南屏路,幽寻短褐便。

忘年流水上,得意野花前。

世隔渔樵地,秋高鹳鹤天。

迟留不知晚,疏树一灯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雁湖晚眺

蘅皋秋色满,枫老叶疑花。

翠黛衔残日,金波浸落霞。

牧归犹弄笛,渔散却移槎。

一水盈盈隔,柴桑处士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春兴

水满菰蒲翠积池,小轩风色昼迟迟。

柔桑已尽蚕将老,春社重来燕自知。

吟对松阴云薄护,坐看花影日频移。

沧江远隔尘埃路,得上渔舟是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蚤秋初起感兴

萧萧两径竹风微,晨起新凉透葛衣。

朝列中阶宁望进,年过半百未知非。

五湖鲜可随时击,二顷苗应趁雨肥。

寄语佣奴勤缉缮,园林如旧待翁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