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寒山色似昏烟,风度谯门昼漏传。
露柳软条金缀纽,雨苔圆点翠遗钿。
登楼引领情方远,行帐来诗墨尚鲜。
坐想琅邪归路晚,两行红蜡代婵娟。
这首诗描绘了春寒时节山色如烟,风度谯门,昼漏传时的景象。露水滋润下的柳条柔软,金黄色的花蕾点缀其间;雨后的苔藓在石上留下翠绿的圆点,仿佛遗落的珠宝。诗人登楼远望,情感悠长,行帐中传来的新诗墨迹依旧新鲜。想象着琅琊归途的晚景,两行红蜡烛代替了月光的陪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云迷晓日山头闇,风落春梅水面香。
十里郊原皆有趣,一番歌吹从寻芳。
佳辰浩荡情怀惬,化国优游晷刻长。
更把高才酬胜景,他年吟诵倍难忘。
灵岩山下石,采拾比珠玑。
圜璞生难小,文楸数可围。
纷纭星并霣,黑白玉争辉。
值赋神工妙,磨砻俗巧非。
透关经手耐,争道转心稀。
落落无情甚,谁为胜负机。
玉琯初回太簇春,新颁中朔到淮滨。
眼前节物南来雁,出处知时似智人。
龙蛇蛰久待春雷,鸿雁图南去却回。
山国不惊时节改,九天新赐历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