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观新历(其一)

玉琯初回太簇春,新颁中朔到淮滨。

眼前节物南来雁,出处知时似智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韦骧对于新历颁布的感慨与观察。首句“玉琯初回太簇春”,以“玉琯”象征历法的神圣与权威,点明了新历的开始,如同春天的轮回,充满了新生与希望。“新颁中朔到淮滨”,则描述了新历从中央颁布,到达淮河之滨的过程,体现了朝廷政策的广泛传播与施行。

接下来,“眼前节物南来雁”,诗人通过观察南飞的大雁,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事相联系,大雁南迁,既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反应,也暗喻着人们生活中的迁移与变化。而“出处知时似智人”一句,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悟,他将大雁对时间的敏感与准确把握,比作人类的智慧,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应如何顺应自然、把握时机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宋朝文人士大夫对于宇宙万物与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观新历(其二)

龙蛇蛰久待春雷,鸿雁图南去却回。

山国不惊时节改,九天新赐历书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答代简二绝(其一)

远想阴云锁碧山,坐听檐溜响潺潺。

却惊漏泄洪钧妙,变化风雷顷刻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和答代简二绝(其二)

晓风吹聚几山云,掩抑朝晖气候昏。

想望城头飞盖阻,郡斋应乐旧书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和城头相望

雨馀山溜涨春沟,欲上危亭奉燕游。

前望篮舆转城角,恍疑仙步在鳌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