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二首(其二)

古来圩岸护堤防,岸岸行行种绿杨。

岁久树根无寸土,绿杨走入水中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在河岸周围修建堤坝以保护土地
一行行地种植着绿色的杨柳

注释

圩岸:河岸周围的防护设施。
堤防:用来防止河水泛滥的堤坝。
岸岸行行:指沿着河岸排列整齐。
种绿杨:种植杨柳树。
岁久:时间长久。
树根无寸土:树根已经深入土壤中,几乎没有露出地面。
绿杨走入水中央:由于树根发达,杨柳似乎长到了河水中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景象,反映了农业社会中的劳动生活。"古来圩岸护堤防"一句,通过"圩岸"和"护堤防"两个词汇,展现了人们对抗洪水、保护农田的智慧和努力。"岸岸行行种绿杨"则展示了劳动者在堤岸上种植树木,以加固堤岸的场景,"绿杨"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久树根无寸土"一句表明,即使是坚韧的树木,其根部也难免受到泥沙流失的影响,变得脆弱。最后,"绿杨走入水中央"则描绘了一个既壮观又有些哀伤的情景:那些曾经生长在堤岸上的绿杨,如今竟然随着土质的流失,缓缓地向河中心移动。这不仅是自然力的展示,也反映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强烈的情感,但通过对景象的精细刻画,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力量、农业生活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圩田二首(其一)

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夙兴待旦二绝(其二)

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夙兴待旦二绝(其一)

觉后难重睡,醉馀还独醒。

东窗不肯白,挑尽一灯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多稼亭上望三山中峰独秀而低

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

可惜当初低少许,三山幸有一峰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