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自遣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悠闲的生活和对时光的感慨。
傍晚时分,微风拂过竹林,深夜里,月光洒在花丛中。
听见石头间泉水潺潺,知道它在低声诉说;小径长满青苔,任由它蜿蜒曲折。
在这里,我沉醉于弹琴饮酒的快乐,完全忘记了身处山野之中。

注释

地胜:环境优美。
遗尘事:世俗之事。
身闲:身心悠闲。
念岁华:怀念岁月。
晚晴:傍晚晴朗。
风过竹:风吹过竹林。
深夜月:深夜月光。
当花:照在花上。
石乱:石头杂乱。
知泉咽:听泉水低语。
苔荒:青苔荒芜。
径斜:小径弯曲。
陶然:心满意足的样子。
琴酒:弹琴饮酒。
忘却:忘记。
山家:山野人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春宵自遣》。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一个静谧的春夜中的心境和情感。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沉思,"地胜"指的是古代帝王陵墓的高大之处,而"遗尘"则是历史的尘埃,这里的"遗尘事"象征着过去的一切。"身闲"意味着身体上的悠闲,而"念岁华"则是心中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夜景象。"晚晴"指的是傍晚时分天气晴朗之后,"风过竹"则是晚风吹拂竹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而"深夜月当花"中,"月当花"可能是指月光洒在鲜花之上,这里不仅描绘了景物,也传达了一种梦幻般的美好。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这一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所处的幽静之地。"石乱"指的是乱石堆积,而"知泉咽"则是说在这些乱石中隐藏着泉水的源头,这里的"咽"字形象地表达了泉水在石缝中低沉的流淌声响。"苔荒任径斜"则描绘了一条被苔藓覆盖的小路渐行渐远,其中"苔荒"指的是苔藓繁盛而小路荒凉,"任径斜"则是说任由这条小路曲折前行。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生活的意境,其中"陶然"形容心情舒畅而又带有几分酩酊,而"恃"字则意味着依赖或沉迷。"琴酒"是诗人在山中自娱自乐的两大享受,"忘却在山家"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这宁静的山林之家中遗忘世俗烦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在这宁静的春夜中,以琴酒自娱,忘却世间烦恼,在山林之家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春深脱衣

睥睨江鸦集,堂皇海燕过。

减衣怜蕙若,展帐动烟波。

日烈忧花甚,风长奈柳何。

陈遵容易学,身世醉时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春游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昨日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昭州

桂水春犹早,昭川日正西。

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

绳烂金沙井,松乾乳洞梯。

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