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正是桐阴雨乍晴,隔笼黄鸟女儿声。
笔床经笥閒家具,物物皆从我太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田园生活图景。开头“正是桐阴雨乍晴”四字,生动地描写了春日多变的天气,雨一会儿来,一会儿又转晴,这种变化反衬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隔笼黄鸟女儿声”则透露出室内有人在高声歌唱,或许是在模仿外面黄鸟的鸣叫,通过这样的细节,可以感受到室内的温馨和乐趣。
接着,“笔床经笥閒家具”一句,展示了诗人闲适的书房生活。笥是古代用来放置书籍的器物,而笔床则是写字用的桌子。这两样东西在这里被提及,暗示着诗人的雅兴和对文字的热爱。而“閒家具”二字,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和珍视。
最后,“物物皆从我太平”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泰然自若。这里的“太平”并非直接指代朝廷或国家的安定,而是诗人个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满足。这句话也反映出古人追求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认为只要个人内心平和,即使外界有变故,也能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感。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当处心安即洞天,黄连一炷胜龙涎。
閒房幸自无人到,谁放白云来枕前。
一灯清坐欲三更,月到疏棂胧松明。
除了当栏松上鹊,无人听得读书声。
隔竹红梅酷似桃,政宜修涧绿周遭。
武陵风景何时别,不绝人来意更高。
种玉栽琼树树匀,主人心地况长春。
便教不假云间路,亦有芳菲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