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十一首(其八)

镜湖八百,把轻烟软翠,荡成词境。

玉笛一声云外起,吹得鸳鸯都醒。

钿枕盟香,珊奁偎月,总是诗禅影。风情何似。

露痕凉堕花顶。

一自春水悠然,碧山老去,零落闲金粉。

牙板铜琶都歇绝,寂寞鱼龙谁听。

试谱冰弦,遍传莲女,唱彻江天迥。

苧萝溪上,万峰同斗妆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名为《念奴娇十一首(其八)》。诗中描绘了镜湖的美景,以“镜湖八百”开篇,将湖面比作一幅幅轻烟软翠的画卷,荡漾出诗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玉笛一声云外起,吹得鸳鸯都醒”,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融合,笛声悠扬,唤醒了湖中的鸳鸯,也唤醒了读者的心灵。

“钿枕盟香,珊奁偎月,总是诗禅影。”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境,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仿佛在钿枕上盟誓的香气、珊奁旁依偎的月光,都是诗的影子,充满了禅意和诗意。

“风情何似。露痕凉堕花顶。”这里诗人以露珠坠落花顶的景象,比喻情感的细腻与微妙,露珠的清凉与花顶的娇嫩相映成趣,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纯净与美好。

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抒发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一自春水悠然,碧山老去,零落闲金粉。”春水悠悠,碧山渐渐老去,曾经繁华如金粉般绚烂的事物如今已零落成泥,表达了对岁月无情、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牙板铜琶都歇绝,寂寞鱼龙谁听。”这里以“牙板铜琶”象征音乐与艺术的辉煌,如今却“都歇绝”,只剩下“寂寞鱼龙”,无人倾听,表达了对艺术衰落、文化凋零的忧思。

最后,“试谱冰弦,遍传莲女,唱彻江天迥。”诗人希望有人能重新谱曲,让音乐传遍四方,让歌声响彻江天,表达了一种对艺术复兴、文化传承的渴望。

“苧萝溪上,万峰同斗妆靓。”以苧萝溪边的美景,以及万峰竞秀的壮丽景象,作为结语,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十一首(其九)

故园芜尽,便轻赍、归去依然飘泊。

旧拣牵船终隐地,头白团焦谁托。

隔岸千山,长堤十里,大纵渔樵乐。

稻田如绣,映林多少村落。

最爱西跨湖桥,峰回水抱,丹翠供斟酌。

为画吾庐深竹底,小缀风栏云幕。

春至桃花,秋来枫树,随意施丘壑。

贺祠红处,酒旗斜飐楼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一首(其十)

瘦年前度,喜冬暄、回暖春风催律。

小试灯屏围绛蜡,照遍梅花如雪。

白发庞眉,儿童指点,卌载填词客。

斯人犹在,东方游戏还剧。

漫道铸错郎潜,三朝京辇,几醉闲花月。

同辈少年偏见爱,来作灵均生日。

更喜尊前,一枝瑶树,绰约依人立。

笑它坡老,紫裘夸煞吹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一首(其十一)

绕床逋券,任扃门、高卧雪花如掌。

到晚籸盆光影里,又见先生无恙。

里饭荷包,笼薪筠笤,山侣能相饷。

腊筵才罢,墙头还度佳酿。

自数五十今朝,但除童幼,尽作謻台长。

沧浪翻流家再破,此老依然强项。

爆竹声中,髭吟罢,静待黄鸡唱。

茸裘衣风帽,明年新试携杖。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沁园春二首(其一)

酾酒峰巅,四顾苍茫,黄尘涨天。

正花门入卫,纵横部曲,蒲类驻泊,惨淡楼船。

炮火金山,阵云铁瓮,回首留都问罪年。

感今昔,想淮阳画像,尚动凌烟。

布衣梦绕刀环,奈日日从人射虎还。

笑马侯已老,偏当曳落,檀公善走,屡拥先零。

扪虱恁陵,弹筝睥睨,江左如聊孰比肩。

衔杯外,只斜阳衰草,满眼关山。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