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

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

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

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

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

但感事睽违,非言官好恶。

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

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微弱月光洒在桐花上,月色淡花儿显得朦胧。
愁怨淡淡难以承受深情,轻轻徘徊拂过帘幕中。
新长的叶子投下细碎影,露水沉重枝条显得柔弱。
长夜漫漫春日愁恨多,风清冷淡雅香气薄。
这夜晚深深思念着你,思念让你消瘦如刀削。
只感叹我们相隔两地,不是谈论官场好与恶。
你曾在金銮殿上奏书,脚步曾踏青龙阁阶石。
而我独处在山间小馆,满地都是飘落的桐花。

注释

微月:微弱的月光。
桐花:梧桐树的花。
漠漠:朦胧的样子。
怨澹:淡淡的愁怨。
低回:徘徊,来回走动。
叶新:新长出的叶子。
阴影细:影子细碎。
露重:露水多。
枝条弱:枝条柔弱。
夜久:夜晚漫长。
春恨:春天引发的愁绪。
风清:清冷的风。
暗香薄:淡雅的香气变得稀薄。
远思君:远方思念着你。
瘦如削:形容人因思念而消瘦。
睽违:分离,不在一起。
非言:不是说。
奏书:向皇帝上书。
金銮殿:古代皇宫正殿,代指朝廷。
步屣:行走。
青龙阁:宫殿名,这里泛指朝廷官署。
山馆:山中的住所或旅馆。
满地桐花落:地上到处是掉落的桐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里独自沉浸于思念之中的情景。微弱的月光照在桐花上,月色与花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漠而又神秘的情调。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怨恨和不甘,这种感情即便是用水来浇灌也无法得到缓解,只能低声叹息,一边拂去窗帘上的尘埃。

桐叶的阴影细腻而清晰,每一滴露珠都增加了枝条的脆弱感。夜深人静,春日里的愁绪也随之增多,而那风中带来的花香却是那么地轻薄。这是一个思念远方所爱之人的晚上,这份思念使得诗人形销骨立,如同被风干瘦削。

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感受到的是时光的隔阂和心事的沉重,而不是官职的好坏。奏折呈送于金銮殿,步履声响于青龙阁,这些只是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琐事。而诗人自身,却藏身在山馆之中,满地都是桐花的落英。

这首诗通过对夜景、自然界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那种超越时空的深沉思念。元稹以其独特的笔法,将个人情感与外在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幅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画面。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三叹(其一)

孤剑锋刃涩,犹能神彩生。

有时雷雨过,暗吼阗阗声。

主人閟灵宝,畏作升天行。

淬砺当阳铁,刻为干镆名。

远求鸊鹈莹,同用玉匣盛。

颜色纵相类,利钝颇相倾。

雄为光电烻,雌但深泓澄。

龙怒有奇变,青蛇终不惊。

形式: 古风

三叹(其二)

仙凤翠皇死,葳蕤光彩低。

非无鸳鸾侣,誓不同树栖。

飞驰岁云暮,感念雏在泥。

顾影不自暖,寄尔蟠桃鸡。

驯养岂无愧,类族安得齐。

愿言成羽翼,奋翅凌丹梯。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三叹(其三)

天骥失龙偶,三年常夜嘶。

哀缘喷风断,鹖旦含霜啼。

长恐绝遗类,不复蹑云霓。

非无駉駉者,鹤意不在鸡。

春来筋骨瘦,吊影心亦迷。

自此渥洼种,应生浊水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三泉驿

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

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

洛阳城中无限人,贵人自贵贫自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