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旋有使来得前月未殁之前数日书及诗寄赠梦得哀吟悲叹寄情于诗诗成示予感而继和

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没交亲自此分。

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

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

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密封的信笺满载着深情的话语,从此生死离别,朋友关系在此划分。
上个月使者来时你还料理事务,今天诗作送到却成了你的遗作。
你的书信如今再无人回复,如同被深深埋葬,哭泣也听不见。
最让人感动的是你最后留下的字迹,还叮嘱我要快乐,你是我的千金之友啊。

注释

缄题:密封的信件。
重叠语:重复或深厚的话语。
殷勤:情深意切。
存没:生死。
交亲:亲密的朋友。
自此分:从此分开。
理命:料理事务。
遗文:遗留的文学作品。
银钩:比喻书法精美。
书无报:无法回信。
玉树: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埋深:去世。
哭不闻:哭声无法听见。
一行绝笔:最后一行字迹。
乐天君:对朋友的昵称,意为乐观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表达了对友人令狐相公逝世后的深切哀思和怀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

“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没交亲自此分。”开篇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逝去友人的深切缅怀和不舍。"缄题"指的是书信中的问候语,而"重叠"则表明这些问候并非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挚关切。"殷勤"一词更强调了这种关切之深,"存没交亲"则意味着生死不渝的友情。

“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这里的“前月”和“今朝”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与生命易逝的主题。"使来"指的是朋友生前的使者,而“犹理命”则显示出作者在友人尚存之时就已感受到其生命脆弱的担忧。"今朝诗到"则是友人去世后,诗作成成为唯一留下的文字遗产。

“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银钩"和"玉树"都是美好的比喻,但在这里却用来表达无法传递哀思的痛苦。"晚书"指的是友人生前所写的信件,而"无报"则是作者得知其去世后,无法再有回音;"埋深"形容玉树被深深掩埋,也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和自己的哀痛难以传达。

“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最后文字的震撼和对其安息的祝愿。"绝笔字"指的是朋友生前留下的最后文字,这些文字在作者眼中是最有感触的;"尚言千万乐天君"则是一种超脱尘世,希望朋友能在天堂找到永恒快乐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友人的缅怀和哀思,展现了生命、死亡与友情的主题。白居易以其特有的直率而深刻的笔法,捕捉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织。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令狐相公拜尚书后有喜从镇归朝之作刘郎中先和因以继之

车骑新从梁苑回,履声佩响入中台。

凤池望在终重去,龙节功成且纳来。

金勒最宜乘雪出,玉觞何必待花开。

尚书首唱郎中和,不计官资只计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初酒熟二首(其一)

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

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

秋怀久寥落,冬计又如何。

一瓮新醅酒,萍浮春水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冬初酒熟二首(其二)

酒熟无来客,因成独酌谣。

人间老黄绮,地上散松乔。

忽忽醒还醉,悠悠暮复朝。

残年多少在,尽付此中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