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宁所作的偈语,以禅宗的"六祖坛经"中的著名典故为灵感,强调了心的作用和对世界的感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三句借用慧能大师的言论,指出并非外物在动,而是观察者的心在动,体现了禅宗的"心即理"观念。
"大小老卢,好与三十棒",这里可能是在调侃或戏谑,"大小老卢"似指某位禅师,"三十棒"则可能是禅宗修行中的一种惩罚或考验,寓言修行者需要接受考验,去除执着。
"只知穿靴,不觉裤绽",进一步说明修行者专注于内心,对外界事物的细微变化视而不见,只有当问题暴露时才察觉。
"鸟啼处处皆相似,花落不闻流水声",这两句描绘出禅者的宁静心境,即使外界鸟鸣花落,也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声音和变化无动于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传达了禅宗关于心性修养和超越世俗理解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