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其五)

玄亮吐清气,神响彻幽笼。

登台发春咏,高兴避希踪。

乘虚感灵觉,鱼山振思童。

摹写天歌梵,冀布法音同。

哀婉故不下,飘扬数仞中。

比丘歌声呗,人畜振心钟。

斯由畅玄句,即感雁游空。

神朝发筌悟,豁尔自灵通。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玄妙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吟唱表达出深邃的情感与思想。诗中的“玄亮吐清气”、“登台发春咏”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借助自然环境,抒发内心情感的独特方式。诗中“鱼山振思童”、“摹写天歌梵”等描绘了诗人通过模仿天籁之音,传达佛法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哀婉故不下,飘扬数仞中”则表现了诗人情感的深沉与高远,即使是在广阔的天地间,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而“比丘歌声呗,人畜振心钟”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法与自然、人心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声音在连接心灵与宇宙间的桥梁作用。

最后,“斯由畅玄句,即感雁游空。神朝发筌悟,豁尔自灵通。”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与自然的对话,达到了心灵的觉醒与通透,仿佛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体验到了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智慧。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感悟。

收录诗词(62)

道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六十二首(其六)

久厌无明树,方欣奈苑鲜。

始入香山路,终逢不坏身。

定花发智果,神灯照梵天。

霞幡同锦色,芬馥合炉烟。

宛转腾空扬,倒下似红莲。

夙夜风吹转,香迭轮王因。

攀仰无厌足,结侣感留瞻。

何知色中彩,招福寿延年。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七)

令月建清斋,佳辰召无强。

四部依时集,七众会升堂。

萧条清梵举,哀宛动宫商。

香气腾空上,乘风散遐方。

叹德研冲邃,词辩畅玄芳。

折烦呈妙句,临时拆婉章。

缁素相依托,财法发神光。

神田今夕满,恩慧导存亡。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六十二首(其八)

禁饕缘芳味,持声唯节俭。

一坐肃容仪,五万丰馀敛。

戒香飞且馥,情关闭愈掩。

勿言徒辛苦,终然越危崄。

形式: 偈颂 押[俭]韵

颂六十二首(其九)

亏功九仞罢崇山,顿驾千里倦长路。

改涂悔善因芳音,易情染恶良妖妪。

五福精修既不成,八关守成谁能护。

攸攸极夜尔何期,森森爱流安可度。

形式: 偈颂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