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寺梅花

寺僻云深车马稀,踏来残雪弄芳菲。

参禅香色怜俱淡,迟日风花莫乱飞。

拂□宝幡春袅袅,隔林清磬夕微微。

老僧剩有孤山兴,放鹤湖边尚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古寺的宁静与梅花的娇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幽静与梅花的生机,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寺僻云深车马稀,踏来残雪弄芳菲”,开篇即点出寺庙位置偏僻,云雾缭绕,人迹罕至,只有偶尔的雪花点缀着残冬的痕迹,却也映衬出梅花的娇艳。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寺庙的寂静与梅花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颔联“参禅香色怜俱淡,迟日风花莫乱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诗人以“参禅”为喻,表达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梅花的香气与颜色在诗人眼中都显得淡雅而纯净,仿佛是心灵深处最纯粹的感悟。同时,诗人又提醒春风中的花朵不要随风乱舞,寓意着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颈联“拂□宝幡春袅袅,隔林清磬夕微微”,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宝幡随风轻摆,仿佛是春天的使者,传递着生命的活力。而远处寺庙中传来的清磬声,虽微弱却清晰可闻,增添了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之美。

尾联“老僧剩有孤山兴,放鹤湖边尚未归”,诗人借老僧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老僧虽已年迈,但心中仍充满对孤山美景的热爱,仿佛一只自由翱翔的鹤,尚未从湖边归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梅花、春日、清磬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阳澄湖歌有序

虹拖飓母龙吼云,巨浪直上翻高旻。

扁舟系缆不敢发,须臾雨霁浪全歇。

雷声隐隐度远山,霞气盈盈漾轻碧。

挥杯酹河伯,为尔笑大方。

来牛去马不复辨,论蛙语鳖聊相忘。

雄风怀袖里,三啸棹歌起。

洞庭缥缈七十峰,片片芙蓉立仙子。

酒酣命客吹玉箫,青翳玄鹤不待招。

遥忆吴王歌舞后,锦帆天外落归潮。

归潮已没鸱夷革,此中怨结潮头白。

昔日曾闻市井喧,千年忽变鲛人宅。

为我诅河伯兮何不仁,荒田满目兮愁吾人。

萑苇丛生鹅鹳喜,打鱼供税多酸辛。

代民请命胡为者,欢息湖滨泪潸下。

阳城能复作宣房,县令自甘沉璧马。

精卫徒劳心血枯,沧桑何止历阳都。

功成却羡扁舟客,落日归心寄五湖。

形式: 古风

芦中谣并序

今岁秋成好,家家足稻粱。

问侬稻安在,菇芦水一方。

共道江南美,江南信都会。

闲田倩袅耕,白水能供税。

场工十月毕,击鼓赛田神。

吴侬争祭肉,可念未归人。

荷锄肌入霜,挥锄汗成雨。

但愿有田锄,不惜锄田苦。

鱼龙睡秋水,寡妇哭秋原。

数家逃散后,萧索不成村。

豪家艘四橹,索负无鸡犬。

流亡今稍归,嗟尔好焚券。

长吏午未铺,问侬曾苦饥。

侬言不苦饥,昨日幸晨炊。

县胥夜半至,柴门不用敲。

子孙今卖尽,秪有一丛茅。

芦荻拥篱根,空场无鸟雀。

寒风四壁入,敝裤不堪著。

云深江路黑,三星夜在笱。

为听田家言,不觉归来久。

形式: 古风

倚竹歌

主人好种玉,绕屋森琅玕。

青青不避三冬雪,摵摵能生五月寒。

丛底可宜喧啅雀,枝头犹欲伫鹓鸾。

瑶琴抱出西园里,翛然四面清风起。

似随流水到潇湘,水碧沙明映妃子。

湘江妃子绿罗裳,嫩粉初凝解箨妆。

谁道柯亭堪制笛,试听清韵一登床。

细雨龙孙争迸出,须臾个个干云长。

倚竹林、消永日,棋局对壶觞,意态何真率。

直节休论隐士竿,虚心且应郎官笔。

竹声戛戛发浩歌,金尊沸沸扬洪波。

糟丘麴垒护篱落,七贤豪饮酣天和。

醉余梦卧伶伦谷,醒来散发晞新沐。

自占园中数步阴,渭川千亩翻嫌俗。

怪底主人诗骨瘦,为对此君不食肉。

形式: 古风

姑苏春情五首(其一)

望中佳气满吴门,青帝行春入广原。

柳眼渐醒蝴蝶梦,条风初返杜鹃魂。

娇歌急管随车度,袨服新妆映日翻。

共道丰年多乐事,球场先已选名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