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畔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首句“渺渺方山道,江流一派通”以远眺之景开篇,方山道上,江水蜿蜒,展现出一种辽阔而连贯的自然之美。接着,“寒沙翘白鹭,夕霭暝丹枫”两句,细腻描绘了江边的景象:在寒冷的沙滩上,白鹭独立,显得格外宁静;夕阳西下,暮霭沉沉中,红枫映照出一片深邃的色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平截埋金地,虚涵建邺宫”则将视线转向历史,描述了秦淮河畔曾经的繁华与辉煌。这里的“金地”和“建邺宫”分别指代了秦淮河两岸的富庶之地和古代都城的宫殿,表达了对过往盛世的追忆与感慨。最后,“六朝乘王气,疏凿竟无功”点明了秦淮河与六朝历史的密切关联,同时也暗示了尽管历代君王试图通过疏浚河流来巩固统治,但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暗含着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