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海音诗》由清代诗人刘家谋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描绘了一段历史故事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情境。
首句“阐幽郡伯有传文”,点明了故事的背景与人物,暗示着郡伯留下了一篇关于某事的记载,而“阐幽”二字则表明了对隐藏或不为人知之事的揭示。接着,“吴女沉冤得上闻”,进一步说明了这个故事的核心——一位来自吴地的女子,其冤屈得以通过郡伯的记载,被传达至高层,得到了关注和处理。这里不仅展现了对正义的追求,也体现了历史记录在社会公正中的作用。
后两句“我向昭忠祠外过,披榛空访守娘坟”,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身。诗人路过昭忠祠,一个纪念忠烈之士的地方,心中不禁想起了那位为正义而牺牲的吴女。他试图寻找她的坟墓,却只能在荒草中徒劳地探寻。这一场景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暗示了尽管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得以流传,但个体的命运和牺牲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叙述一段历史事件及其对后人的影响,表达了对历史公正、个体命运以及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之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