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华清宫》由明代诗人薛冈所作,描绘了华清宫的遗迹与历史的沧桑感。诗中以“绣岭出烟村”开篇,巧妙地将华清宫所在的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融为一体,绣岭之上,烟雾缭绕的村落中,华清宫的遗迹依然可见,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历史氛围。
“宸游迹尚存”一句,点明了皇帝曾经的巡游痕迹,虽已过去,但那份历史的印记依旧在,流露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感慨。接着,“离宫何处是,流水至今温”,将视线从山岭转向水边,询问离宫的所在,而那流水却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潺潺流淌,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辇路年深废,峰峦幸后尊”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华清宫的变迁。昔日皇帝巡游的辇路已经荒废,但周围的山峰依然巍峨,象征着华清宫虽已衰败,但其地位和历史价值仍然被后人所尊重。最后,“空馀一片月,犹似照朱门”以月光比喻,即使华清宫已不再辉煌,但那片月光仍旧温柔地照亮了曾经的朱门,寓意着历史的记忆与荣耀虽已逝去,但它们的光辉永远留存于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华清宫作为历史遗迹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时间长河中的沉浮与永恒。薛冈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华清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产生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