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

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

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

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白鹤已经飞向西山告别,远远望去,船只渐行渐远。
我猜想你沿着寻找寺庙的道路前行,心中一定怀念着江边的夜晚烟雾。
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闲暇的日子,归期却已拖延了一整年。
为何能与你一同度过这静夜长谈,共论朝政如同谏臣一般直言不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名为《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诗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内心的不舍与怀念。

首句“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白鹤引起了古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联想,而西山则是送别之地。诗人通过对白鹤和西山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

“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这里的“遥知”表明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所处环境的关心,“宿江烟”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留恋和回忆。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情感联系。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这两句表露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重逢之期的渴望。“到处无闲日”意味着每一天都充满了忙碌,而“回期已隔年”则让人感到岁月匆匆,难得相见。

最后两句“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与友人的相伴,以及对古代忠言直谏之士的赞美。在这里,“陪夜坐”传递了一种静谧与沉思的情感,而“清论谏臣边”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直言真理、辅弼君王的贤臣的尊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塞下曲

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

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

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塞下感怀

塞下闲为客,乡心岂易安。

程涂过万里,身事尚孤寒。

竟日风沙急,临秋草木残。

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酬李处士见赠

干上非无援,才多却累身。

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闲人。

久别唯谋道,相逢不话贫。

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开元寺

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