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
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
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展现了他在漫长征战中的英姿飒爽和对战争生活的习以为常。通过对马匹、弓箭等军事装备的精细描述,以及对远征途中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军旅精神。
"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边塞将士长久征战、习于艰苦生活的情境,表明他对这种生活已经司空见惯。
"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 描写了将士选择良马和在战斗中捕捉敌人的英勇场景,体现出其在战场上的机敏与果敢。
"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 这两句通过对装备的细致描写,如箭羽和弓形的描述,展现了将士精湛的武艺以及随时准备战斗的心态。
"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丝思索之情,将士在漫长征途中不仅是勇猛善战,更有思考远近之事,甚至关注着战后的和平与接纳。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于表现力,通过对军旅生活的细腻描绘,塑造了一个坚定、英勇、智慧并存的边塞将士形象。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塞下闲为客,乡心岂易安。
程涂过万里,身事尚孤寒。
竟日风沙急,临秋草木残。
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
干上非无援,才多却累身。
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闲人。
久别唯谋道,相逢不话贫。
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风尘。
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更无人吏在门前,不似居官似学仙。
药气暗侵朝服上,花阴晚到簿书边。
玉琴闲把看山坐,筒簟长铺与客眠。
时见街中骑瘦马,低头只是为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