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洛阳主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沈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我一生怀有白云般的高远志向,早就向往着赤松仙人的隐逸生活。
遗憾的是未能在侍奉双亲时有所建树,如今我远离家乡,在这里做官。
对于主人的厚待无需多问,我只是匆匆过客,并非闲适之人。
我正要拜见贤明的天子,准备在清宴上献策尽忠。
期待能再次获得像连城璧那样的重赏,或如平津侯般屡次升迁。
若不然,我将拂袖离去,回归大海,与鸥鸟为伴。
我宁愿跟随当世英杰,经历人生的起伏沉浮。

注释

白云志:比喻高尚的志向。
赤松游: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事亲:侍奉父母。
从宦:出仕做官。
中州:中原地区。
旅客:指自己作为过客的身份。
明天子:贤明的君主。
清宴:清雅的宴会。
连城璧:极珍贵的玉璧。
平津侯:古代官职,象征高位。
拂衣去:辞官离开。
海上鸥:隐居生活的象征。
当代子:当代杰出人物。
倾侧:形容人生的起伏不定。
沈浮:沉浮于世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追求高洁独立人格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描绘出诗人淡泊明志,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如同追寻白云一般自由自在,又如赤松般坚强不屈。紧接着,“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担忧以及仕途生涯的无奈。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则是说主人不必多问,自己作为一个行者,也没有什么牵挂。下句“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描绘了一种理想的朝廷生活,诗人希望能够在明君的统治下,享受一段清净的宴席,奉上良好的筹划。

接下来的“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则是用历史典故表达自己对功业和名誉的追求,而“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则是如果这些都不能实现,就像拂去衣上的尘土一样离开,回到大海之上,与海鸥为伴。

最后,“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沈浮”表达了诗人即使在世俗的波折中,也愿意随波逐流,不失自己本色,同时也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这一系列的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心境。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答韩使同在边

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

闻诏安边使,曾是故人谟。

废书怅怀古,负剑许良图。

出关岁方晏,乘障日多虞。

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

连兵屯北地,清野备东胡。

边城方晏闭,斥堠始昭苏。

复闻韩长孺,辛苦事匈奴。

雨雪颜容改,纵横才位孤。

空怀老臣策,未获赵军租。

但蒙魏侯重,不受谤书诬。

当取金人祭,还歌凯入都。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五)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六)

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

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

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

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