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其二)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在汉朝的秦地,月亮洒下清辉,照亮了美丽的王昭君。
踏上玉门关的道路,她就如断线的风筝,消失在天边,不再回归。
汉家的月亮从东海升起,但明妃王昭君却再也不能返回,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燕支之地常年寒冷,雪花如花飘落,她的蛾眉因疲惫而憔悴,消失在胡地的沙漠之中。
活着时没有得到黄金般的宠爱,死后却留下青冢让人感叹。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与汉家女子离别之苦的诗,通过月亮、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情感交织出一幅幅深情而哀婉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勾勒出一个既美丽又孤独的女性形象。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忧郁的情调,以月亮为媒介,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遥远的地方。月光下,明妃的身影显得格外清晰,她或许是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和故土。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玉关是古代边塞的一个地名,这里象征着一个无法回返的界限。诗人以此表达了明妃跨过这个门槛之后,将永远留在异乡,不复返。

接下来的两句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描绘的是时间流转和人物命运的对比。汉月自东海升起,而明妃则被迫西行嫁于他乡,月亮依旧循着它的轨迹运行,而人却永远失去了回归之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这里的燕支指的是边塞之地,长年积雪化作如花般美丽的景致。蛾眉则是古代对女子修眉的一种形容,憔悴表示一种忧伤和消瘦,这里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对比,强调了明妃在边塞孤独凄凉的境遇。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黄金枉图画暗示了一种奢华而无用的装饰,而青冢则是古代墓葬之处。这里通过对比生前与死后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物质虚幻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其一)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贿]韵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其二)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

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

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相和歌辞.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月]韵

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其二)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

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

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

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

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

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

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

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

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

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

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

鹔鹴裘在锦屏上,自君一挂无由披。

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

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

覆水却收不满杯,相如还谢文君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祗今惟有青陵台。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