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对酒二首(其一)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贿]韵

翻译

松子居住在金华山上,安期仙人进入了蓬莱仙海。
这位古代的仙人,究竟如何羽化成仙,消失无踪?
人生如白驹过隙,瞬间变幻出各种光彩。
天地永恒不变,唯有人的容貌会随着时间改变。
面对美酒却不愿独饮,满怀情感期待着与谁共饮。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的《相和歌辞·对酒二首(其一)》,其中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不变的情怀。诗人以松子和金华比喻古仙,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而“安期入蓬海”则是借用神话故事中的仙人安期,形象地描绘出仙境超凡脱俗的意境。

"羽化竟何在?" 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肉体消亡、精神飞升的向往,以及对永恒不变的追求。接着,“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生命如同迅速流逝的电光和转瞬即逝的光彩,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

"天地不朽换,容颜有迁改"则是说天地万古长存而人的面貌却在不断变化中。这两句突出了天地与人类命运的对比,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深刻感悟。

最后,“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表达了诗人面对美酒却不愿沉浸其中的态度,而是怀揣着某种情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者某个人。这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孤高自许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物外。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天地与人类命运的永恒与短暂,抒写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渴望。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其二)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

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

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相和歌辞.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月]韵

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其二)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

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

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

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

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

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

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

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

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

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

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

鹔鹴裘在锦屏上,自君一挂无由披。

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

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

覆水却收不满杯,相如还谢文君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祗今惟有青陵台。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阳春歌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