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十景(其八)南屏晚钟

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

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涑水崖上的古碑已半被绿苔覆盖,春天游玩的人又有谁来到这座山上。
傍晚时分,深山中的寺庙传来钟声,想必是僧人从城中做完供奉正返回。

注释

涑水:地名,代指某个有河流的地方。
崖碑:刻在山崖上的古碑。
绿苔:青苔,绿色的植物,常生长在古老或湿润的地方。
春游:春季的游览活动。
晚烟:傍晚的炊烟或雾气。
蒲牢:古代传说中的兽名,钟声常用以形容其鸣叫。
僧:出家修行的佛教徒。
城中:城市内。
应供:佛教术语,指僧人接受供养。
回: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晚景图。"涑水崖碑半绿苔",表明诗人所在之地有一处古老的崖壁,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留下的痕迹。"春游谁向此山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过往游子们曾经到访此山的怀念和好奇。

接着,"晚烟深处蒲牢响",这里的“晚烟”指的是傍晚时分逐渐弥漫的云雾,而“蒲牢”则是一种古代用来标定船只位置的工具。这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远方传来的、模糊不清的声音,让人联想到水边的某种活动或生活情景。

最后,“僧自城中应供回”,这句话则描绘了一位僧侣从城中返回寺庙的情形。"应供"可能是指僧侣按时返回以参与晚上的宗教仪式或是日常的饮食供应。这不仅展示了僧侣严守清规的生活方式,也间接反映出诗人对于静谧、有序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院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14)

王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山十景(其六)柳浪闻莺

如簧巧啭最高枝,苑树青归万缕丝。

玉辇不来春又老,声声诉与落花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湖山十景(其二)段桥残雪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边分草色,鹤惊碎玉啄阑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湖山十景(其三)雷峰夕照

塔影初收日色昏,隔墙人语近甘园。

南山游遍分归路,半入钱唐半暗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湖山十景(其四)曲院风荷

避暑人归自冷泉,步头云锦晚凉天。

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旋买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