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咏龙涎香

云气盘山,雨痕黏草,海天遥识龙睡。

细剪香涎,平分瑞脑,泛水渗沙同腻。

烟鬟雾髻,仿佛见、织绡娘子。

檀口唾花几点,丝丝篆成心字。犹忆琐窗半闭。

袅金凫、共消残醉。惆怅遗芳梦杳,蘅芜谁寄。

聚窟返魂何处。空留下、馀薰旧鸳被。

赢取鲛人,玉盘珠泪。

形式: 词牌: 天香

鉴赏

这首《天香·咏龙涎香》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以龙涎香为题材,通过描绘云气、雨痕、海天等自然景象,以及烟鬟雾髻的仙女形象,展现了龙涎香的神秘与珍贵。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龙涎香比喻为“细剪香涎”、“瑞脑”,形容其质地细腻,香气浓郁。香烟缭绕中,仿佛织绡娘子吐出的丝丝篆字,寓意着香的精致和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诗人回忆往昔,提及琐窗半闭、金凫相伴的温馨场景,以及梦境中的馨香消逝,表达了一种失落与惆怅的情绪。龙涎香的来源和去向也引发了诗人对聚窟仙境的想象,以及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感叹龙涎香虽美,却只能留下余香和旧鸳被上的痕迹,甚至引发鲛人悲泣,寓言了香的短暂和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香为媒介,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观演邯郸梦

咄咄临川,能现梦中身,而为说法。

邯郸道上,一枕悲歌离合。

青驴黄犬,好妆成、红妻绿妾。

等闲看,鬼门关外,何殊洛阳宫阙。休笑卢生痴绝。

算一场春梦,大家收煞。黄梁半甑,炊过几朝年月。

曲终人醒,玳筵前、酒杯犹热。

又归来,独眠孤馆,今夜应添白发。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烛影摇红(其一)寿吴冰仙夫人

甲帐琼台,彩鸾初嫁年华妙。

红窗窈窕日无愁,但见嫣然笑。笑尽珠围翠绕。

谁解受、笔封墨诰。画帘乍捲,香篆微闻,湘纨淡扫。

金石摩挲,青编粉印看新稿。

酒阑灯灺忆当年,梦破巫山晓。应是胡麻饭饱。

映桃花、风姿不老。拼试轻鞭,几时搔背,麻姑乌爪。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其二)题女士张采于衡栖集和来韵

地老天荒,悲歌不独江淹恨。

小庭风絮也关愁,林下重题韫。应付莺花管领。

好看承、车香障锦。胡然空谷,翠袖天寒,衡门栖隐。

绣户燃脂,彤奁占尽妆台韵。

断肠哀怨为谁吟,宛转萦方寸。欲倩萧郎寄问。

早消除、风凄月闷。试拈湘管,爱劈鸾笺,叠成方胜。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声声慢.旅思用易安韵

花开柳闭,燕去莺来,东君干甚休戚。

一样春风,二十四番消息。

朝来又添细雨,大江头、落潮偏急。

春莫去,纵他乡暂遇,故人曾识。

休笑春光已老,看镜里、白发数茎堪摘。

苦把春风留住,怎能吹黑。

空着枕头一半,听铜壶、泪点同滴。

这时节,便梦中、人到也得。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