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词人吾旧识,吟成不下千金璧。
调如白雪郢中才,响如倚楼吹铁笛。
力如夸娥移二山,神如骤雨走霹雳。
势如昆崙周万里,气如战胜开边鄙。
老如篯铿三代仙,古如夏鼎出地底。
丽如丛桃蒸晓霞,清如片月蘸秋水。
奇如侠士慨谈兵,深如沧海没长鲸。
高如鸿鹄碧空尽,远如葱岭细烟横。
君家流风自孙绰,赋就天台掷地声。
忆昔琐闱夜直向北斗,先朝谏草不复有。
旌旄过邺访衡门,应记垂杨夹巷口。
磨崖独步太和颠,托彼山灵护悠久。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住宅因人多秀丽,广陵南控三吴势。
淮流入海使君心,楚甸带山农父计。
绿上娑罗树叶春,李邕碑石独嶙峋。
书声静夜连诸巷,机响寒天共四邻。
今日讼庭閒鸟雀,群僚分理万家乐。
晚来月出太行颠,照见冰霜清满郭。
君不见吴山高起千万丈,上有烟岚变化出奇状。
影照江流湖水地镜分,下抱太空各垂文光密星象。
晓日波平如熨横素罗,幽鸟低飞閒来往。
岸芦石树小径斜,隔岭樵歌应渔唱。
山根湖脉下相通,福基寿域深且广。
武陵主人偏嗜黄精淡可食,子孙皆换仙骨格。
望云何由并称觞,时复驰神到乡国。
元气混沌含孝胚,圣人独知立兹德。
堂中高挂二仙图,木公金母若旧识。
两颜不衰百岁期,际天海色苍茫浩无极。
君不见长江滔滔发源来自西,坎德至清且洁彻底无浊泥。
浩荡遽使星河动,苍茫不教日月迷。
夏禹为疏凿,力与神功齐。
探胜讵言彭蠡泽,遇仙宁说武陵溪。
千转乎赤枫之岸,万折乎黄芦之堤。
地非关百馀里,波倒翻如许长。
朝横蜃楼气,夜闪骊珠光。
若开辟,无湾子,路易尽,止莽流,徒泱泱。
又不见汉代车生,一日九迁,恐造物忌之而有妨。
吾不知使君理郡何如也,父老欲挽不留遥相将。
放逐时人意,谁复此心忘。
历观史传贤愚善恶生性也,其奈蜉蝣撼绿杨,枝叶荣悴在风霜。
我亦徬徨,彼亦徬徨,夹道班马连嘶驻夕阳。
古来宦达有行藏,好驾轻帆无恙赴大梁。
访信陵,可话壮图,遮莫宝剑闭匣含星芒。
禅窗夜雨不成寐,侧枕微吟聊自慰。
老僧破竹编疏篱,滋养菊花开也未。
葫芦架底乱寒声,薜荔墙间浮湿气。
安得九霄出月光,北照帝城分象魏。
豪门秉烛各丝簧,醉杀五侯拜七贵。
明朝老仆畏冲泥,却省探囊沽酒费。
欲过西林问寂寥,煮茶不尽淡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