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

斫却孤桐,凤或来止。堙却颍川,由或来洗。

古无天地,高下何论。古无江河,清浊何分。

我有素琴,无弦一曲。秋风乍来,声出林木。

亦盗亦廉,非夷非惠。知我则希,我则何贵。

泰山一拳,沧溟一勺。天日明明,亦胡能烛。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放歌行》由明代诗人释函可创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以及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开篇“斫却孤桐,凤或来止”,以“孤桐”象征着孤独与纯净,暗示着只有在孤独中才能吸引凤凰般的高洁之士。接着“堙却颍川,由或来洗”,通过“颍川”这一水体的隐喻,表达了通过洗涤心灵,方能接近智慧与真理。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古无天地,高下何论。古无江河,清浊何分”,诗人质疑传统观念,提出在没有界定的古老世界里,高与低、清与浊的概念失去了意义,以此表达对传统束缚的反思,鼓励人们超越常规,探索未知。

“我有素琴,无弦一曲”,诗人以“素琴”自比,虽无实际琴弦,却能弹奏出心灵的乐章,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独立性。接下来“秋风乍来,声出林木”,描绘了一幅秋风拂过林间,万物共鸣的画面,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

“亦盗亦廉,非夷非惠”,这两句诗巧妙地将道德品质与行为方式相融合,既表现了诗人对正直与廉洁的追求,也体现了对平和与智慧的向往。最后,“知我则希,我则何贵”,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与认同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个人价值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泰山一拳,沧溟一勺”,通过对比泰山与沧海,以小见大,强调了宇宙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天日明明,亦胡能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以及对自身认知有限性的认识,暗示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放歌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还蕴含了对人生、道德、自我认知的独到见解,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陇头歌(其一)

陇头流水,或西或东。哀此飞蓬,瞻望旧丛。

旧丛久空,忧心忡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陇头歌(其二)

陇头流水,声惨以悽。落叶从之,永辞故枝。

形式: 乐府曲辞

妾薄命

十三嫁先夫,十四先夫死。

十五嫁后夫,十六后夫死。

两度踏君门,依然一童稚。

凤钗两股齐,罗衫色仍紫。

哭新兼哭旧,那复再生理。

吁嗟十七十八嫁何迟,惟恨当年错欢喜。

形式: 乐府曲辞

雀飞多

雀飞多,触纲罗,可奈何。

回头语飞乌,汝母翼折待汝哺。

饥不及朝,朝不及暮。

风中之烛枝上露,莫取盈仓填汝嗉。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