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物外神仙窟,巾车为小停。
一泓寒玉境,四面翠微屏。
清境诗无尽,红尘眼顿醒。
我来谋此住,把酒问山灵。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处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俞昕在龚菊岩的房清境堂中驻足欣赏。"物外神仙窟"形象地赞美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世的宁静,仿佛是隐士的居所。"巾车为小停"暗示诗人旅途中的短暂停留,却因这里的美景而决定稍作歇息。
"一泓寒玉境"运用比喻,将清澈如玉的水池比作寒玉,展现了水的清凉和环境的高洁。"四面翠微屏"则描绘了四周环绕的青翠山峦,如同屏障般守护着这片净土,增添了诗的意境。
"清境诗无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赞叹,认为这里充满了诗意,让人流连忘返。"红尘眼顿醒"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处的清静能够使人在纷扰的世俗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清醒。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愿意在此居住,甚至举杯向山灵发问,表达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不详
未了烟霞痼,来从大涤游。
一区藏世界,九锁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间空岱岳,海上谩瀛洲。
隐迹悲猿鹤,祥光射斗牛。
有人相领略,何地不夷犹。
好景行行得,遗踪细细搜。
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
琴瑟听泉奏,珠玑看瀑流。
山灵应有识,鄙句含包羞。
逸兴那能已,奇观谩此酬。
会须寻石室,相继筑菟裘。
万人海里辟幽扉,欲学深居只布衣。
不道内前车马闹,又催父子入宫闱。
九折山围五洞天,中间玉殿倚祥烟。
隔云鸡犬闻清晓,锁径松篁认永年。
野鹿献花来石室,寒猿掷果饮溪泉。
玉皇弄笑飞金电,太上红颜雪满颠。
擘钗情绪思悠悠,月下穿针懒傍楼。
非独双星苦离别,人间天上一般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