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辞同宿掩书帏,乱后萧条故旧稀。
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金征士玟雨中见过留宿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述雨后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以及对别离的担忧。首句“莫辞同宿掩书帏”邀请朋友共度夜晚,一起阅读交谈,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接着,“乱后萧条故旧稀”反映了战乱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稀疏,诗人与朋友的相聚显得尤为珍贵。最后两句“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诗人担心明日风雨过后,朋友就要离去,用“满江春水”象征深情厚谊和无尽的离愁,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深厚和离别感伤的诗篇。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僧懒开门见客迟,空林流水日斜时。
欲留诗句知曾过,我后来看竟是谁。
橘柚林中薜荔垣,幽寻几度入秋园。
虽然老衲无闻见,犹胜相逢俗客言。
江边同客乱离余,远别那堪近岁除。
若见故人询旅况,知君解说不烦书。
寒扉斜向竹间推,此日重来是几回。
行遍空林僧不见,慰人怜有一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