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觚庵

杜老佳辰对群盗,陶公九日阙持醪。

幽忧不出古人下,极目依然天界高。

萸菊暂酬秋寂寞,江山空觉气萧骚。

旧京糕字无消息,断雁西风首重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题为《和觚庵》。诗中,诗人以杜甫和陶渊明两位古代文人作为典故,表达自己在佳节时面对乱世的感慨。杜甫在佳节之际还要应对盗贼,而陶渊明即使在重阳节也没有美酒相待,暗示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寂寥。

诗人自比古人,深感内心的忧虑并不逊色于他们,即使放眼望去,壮丽的天地仍然让他感到高远。然而,这美景并未能消解他的忧愁,反而增添了秋天的寂寥和江山的萧瑟之感。他提到“旧京”和“糕字”,可能暗指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最后以“断雁西风”和“首重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和焦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映射和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复杂,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时代气息。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同散原老人登六和塔

当年建塔镇江潮,万弩难胜一柱标。

昔览烽烟愁饮马,今荒榛莽任栖鸮。

老怀凭远馀悲健,寒籁回空振悴凋。

欲向檐前问铃语,冀州丧后更萧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散叟去后独游云林寺二首(其一)

不雨昼冥冥,千山拥佛青。

松身写罗汉,泉梦入风霆。

古径惟寒叶,秋芳有异馨。

吹襟坐岩石,添我两忘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散叟去后独游云林寺二首(其二)

入望禅机第几乘,金松翠竹白云层。

突峰汹涌长遮日,迥殿深冥欲上灯。

寂寂石坛双塔影,沉沉钟梵四天应。

再来谁共茶时梦,一个襕衫扫叶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光福寺与夷叔围棋夷叔属赋诗纪之

鬓底湖光万顷浮,极天帆影落茶瓯。

半床花雨同僧夏,一磴松风对弈秋。

逃世何心还逐鹿,忘机吾意羡飘鸥。

浮山说法欧公喜,国手应知逊一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