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在生贫不害,早丧可嗟吁。
天下黄金有,人间好句无。
魂应湘水去,名与浪仙俱。
平日惟耽茗,坟前种几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为徐灵晖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生前贫困但品性高洁的赞扬,以及对其才华的惋惜。首句“在生贫不害”感慨徐灵晖虽生活清贫,但并未因此受损,显示出其淡泊的品格。次句“早丧可嗟吁”则表达了对徐灵晖英年早逝的深深哀叹。
接着,“天下黄金有,人间好句无”这两句,以黄金比喻世间的财富,而“好句”则象征着徐灵晖的才华和智慧,暗示他的诗歌价值超越了物质财富。诗人认为虽然世间富有黄金,但像徐灵晖那样能留下传世佳句的人却不多见。
“魂应湘水去,名与浪仙俱”进一步赞美徐灵晖的灵魂仿佛随湘水而去,他的名声将与唐代著名隐逸诗人贾岛(号浪仙)齐名,表达了对其精神永存的期许。
最后两句“平日惟耽茗,坟前种几株”,回忆徐灵晖生前喜好品茗的闲适生活,诗人设想他在坟前种植茶树,寓意对友人品行的纪念,也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富含哲理的挽词,通过对徐灵晖生平的回顾和对其才华的赞美,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敬仰。
不详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少赞经纶业,周家已卜年。
谤兴无白日,心在有青天。
迁谪还迎母,艰危复用贤。
未令吾道泰,星殒灌城边。
今识高眠处,沧波是切邻。
已知难即鹿,惟有独潜鳞。
草长过荷叶,藤深失树身。
闲思昔微子,犹自得称仁。
宵长非一梦,欲记已迷茫。
照镜枯于腊,梳头落似霜。
病疴如退愈,贫屡又商量。
所嗜惟崖栗,今年不敢尝。
旧有桃花树,人呼寺故云。
石幽秋鹭上,滩远夜僧闻。
汲井连黄叶,登台散白云。
烧丹勾漏令,无处不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