堠子辞

堠子个个复个个,十里五里官道课。

行人捷径行,不从官道过。

吁嗟堠傍岐转多,堠子荆棘如铜驼。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景象,以“堠子”(古代设于道路旁用于传递信息的土堆)为线索。首句“堠子个个复个个”,通过重复强调了堠子的密集,显示出道路的漫长和频繁。接着,“十里五里官道课”进一步点明这是官道,每十里或五里就有一个堠子,暗示了官府对道路管理的严格。

然而,行人并不循规蹈矩,他们“行人捷径行,不从官道过”,选择更便捷的小路,这反映了人们对效率的追求和官道规定的疏离。最后一句“吁嗟堠傍岐转多,堠子荆棘如铜驼”,描绘出官道两侧废弃的堠子,被荆棘丛生所掩盖,如同古老的铜驼般孤独而荒凉,寓言了世事变迁和官道废弃的寓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堠子为载体,既展示了历史痕迹,也揭示了人情世故,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哲理深度。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富有时代特色和个人情感,这首《堠子辞》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强氏母

强氏母,毗陵人,年已八十又一春。

强家郎,未七旬,五十入官教邑民。

六十转官在邻郡,大府婉画方咨询。

守将急移檄,候吏持在门。

强家郎,捧檄告母母欣欣,一笑还一嚬。

庭前大树风不停,孝子惜阴寸寸勤。

强家郎,养母素不贫。

食有祝鲠,寝有五色裀,其肯贪天之禄一日离其亲。

年未及致事,辞檄奉晨曛。

中书重尔天性真,驰文笺天天不嗔。

赐尔孝子七品秩,绯衣姶妠青丝纶。

强氏母,随牒封邑君。

一阳复,为生辰,邑官里老走侁侁。

上堂与母千百寿,烹羊炮豕罗鲑珍。

强家母,抱牒谢天恩。强家郎,百拜百舞称雷尊。

日日起居太夫人,项间寿带日见双绦文。

眼前离立五世之儿孙,强家母,寿无匹,荣无伦。

形式: 乐府曲辞

彭义士歌

八十长者新城彭,一生好义不好名。

天历饥告江南氓,官家鬻爵令新行。

嗟哉我彭粟有盈,内粟不与官爵争。

岂惟内粟爵不争,民有乏逋我代庚。

乏力我又代民耕,民流过门给炊烹。

吁嗟尔民曷报彭,期以八百之长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游陈氏园有感

陈家园,野塘基。千金花锦地,千年子孙期。

历岁未半百,池台生橹葵。

红楼在西家,无址遥相移。

主公规戒石,草中字离离。

妾流厮养妇,客散屠沽儿。

尚有庭中树,高蔓女萝枝。

飞来双燕子,岂识春风悲。

嗟我陈家园,盛衰固有时。

我闻陈主公,义侠犹见推。

挥金周所急,解佩酬相知。

君不见西家龌龊子,生女作门楣。

娇客灭门户,重令后人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湖中女

湖中水,滑如脂,湖中女,芙蓉姿。

湖中小桨荡莲叶,唱得吴王白雪词。

轻裙利屐踏雁足,为客高歌激明目。

生年不作人家妇,东人西人换恩主。

主家薄倖非三从,归来抱瑟弹孤鸿。

君不见东家女伴粗且丑,嫁得比邻呼阿忪。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