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寄方思道七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中朝俱属望”,点出诗人与友人同处朝中,彼此都寄托了厚望。接着“流辈总相推”一句,描绘了在同辈之中,大家相互推崇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社会风气的和谐。
“予慕长卿赋,人传幼妇碑”两句,运用典故,以司马相如(字长卿)的才华和卓文君(字幼妇)的爱情故事,来比喻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与赞美。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也暗含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七襄终莫报,九逝竟空思”两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七襄星和九幽之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传达,以及对友人安危的深深忧虑。这两句充满了深情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世路风尘满,茫无见汝期”两句,直抒胸臆,感叹世事纷扰,尘埃满途,难以预测何时能再相见。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无奈描述,也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