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睡庵壁

自我观世间,色色厌逐迫。

个中无尺地,漫不见阡陌。

中有南柯游,未怕东方白。

闭眼一榻多,开眼六合窄。

弥明息如雷,非我门下客。

觉寐两不知,偃仰有真宅。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我独自审视这世间,对各种事物都感到厌倦和紧迫。
在这其中,没有一片立足之地,连田间小路也看不见。
其中有南柯一梦般的游历,我不惧怕天亮的到来。
闭上眼睛,床铺显得宽广;睁开眼,世界却变得狭隘。
光明如同雷声般强烈,但那不是属于我的客人。
无论是醒是睡,我都迷失了方向,只有躺下时才觉得有个真正的归宿。

注释

我:主语,指诗人自己。
观:观察。
世间:世间万物。
色色:各种事物。
厌逐迫:厌倦并追赶。
尺地:立足之地。
阡陌:田间小路。
南柯游:梦境般的游历。
东方白:天亮。
一榻:床铺。
六合:天地四方。
弥明:强烈的光明。
门下客:自己的人或追随者。
觉寐:醒来和入睡。
偃仰:躺下和起来。
真宅:真正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戏题睡庵壁》,通过诗人观察世间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色色厌逐迫"描绘了世间万物的繁忙与追逐,而"个中无尺地,漫不见阡陌"则揭示出人置身其中的迷茫与困惑。诗人以南柯一梦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虚幻,"未怕东方白"暗示他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闭眼一榻多,开眼六合窄"进一步强调了在醒与睡之间,外界的广阔天地在他眼中变得狭窄,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弥明息如雷,非我门下客"暗指外界的喧嚣与他内心的平静形成对比,他并非被世俗所困之人。

最后两句"觉寐两不知,偃仰有真宅"表达了诗人无论是在梦境还是现实中,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达到了超脱于世俗的境界。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和追求。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扫径

阴森百亩林,所向无不好。

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

一色尽琅玕,坚润真可宝。

天风时脱叶,满径堆残槁。

适然宾客至,课奴先痛扫。

要使吾心净,置之勿复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早行界上迓何使者

天星半牢落,月窗光囧囧。

僮婢寐正酣,四邻鸡犬静。

而我独何之,倒衣不及整。

呵鞭驱蹇驴,霜风破裘领。

既无王事敦,又匪奉朝请。

穷年惫将迎,功业羞明镜。

相如徒四壁,季子无二顷。

何时涤尘缨,农亩迹甘屏。

形式: 古风

有野人来献石蝉以二千钱偿之因成拙诗

二仪肃阴气,草木凋零尽。

尔生岩石间,丛密不自陨。

绿叶抽紫茎,族与秋兰近。

蝉联无数花,未觉霜飙紧。

野人持献余,千金那敢吝。

盆崖遂物性,畅茂庶可准。

吸风喷芳馨,饮露含清润。

如闻嘒嘒声,满地寒林振。

形式: 古风

次何耕道韵

壮岁已倦游,况今老大时。

素交久离索,劳思何可支。

夫子晚识面,迥非尘中姿。

高言风凛凛,直气山巍巍。

欲登公卿门,进退尚狐疑。

飘然至是邦,为言某在斯。

相见无别事,清谈白日移。

时时矜小技,挽我赋新诗。

自怜憔悴态,容德愧姜姬。

辱赠何以报,恨无琼琚辞。

形式: 古风